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兩百八十一節 迷霧

父自殺之事,迷霧重重。

首先,漢室推崇孝道,再怎麼混賬糊塗的政治人物,都承受不起不孝罪名的負擔。

而晁錯居然頂著老父的壓力,甚至在老父在他面前自殺後,依然一意孤行,強力推進削藩,直至其身死。

在這背後,要是沒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慫恿和鼓動,鬼才會信,晁錯的老爹,一個鄉下的老財主,宅在潁川大半輩子的地主,會將這天下局勢洞若燭火,甚至剛烈到以死相勸。

更詭異的是,晁父死後,晁錯幾乎就失去了理智,其後發生的事情,跟晁錯之前一慣的政治手法完全不像。

與其說,那時候的晁錯是個瘋子,倒不如將之看出一頭看到紅布的公牛。

晁父死前,晁錯還能按部就班的穩步推進削藩的步驟。

晁父一死,晁錯就幹出了先削楚國東海郡,再削吳國豫章、會稽兩郡這樣明擺著逼著吳楚造反的瘋狂行動。

楚國還好,比較削其東海郡,還算的上是師出有名。

誰叫楚王劉戊那個二貨,竟然跟人在太皇太后的葬禮服喪期間飲酒作樂,還私奸某位貴女。

而且。東海郡在楚國的地盤裡不算重要。

但吳王劉濞的豫章和會稽這一削,就等於是一口氣奪走了他最重要的兩個郡,三分之二的國土。以及最大的財源!

這等於就是拿著刀子逼劉濞造反!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晁父自殺。

可以想象,倘若晁父不死,晁錯肯定會一如既往的耐著性子慢慢磨,一刀刀的割下去。

但晁父之死,卻就像一針強興奮劑,讓晁錯失去了最基本的理智,不顧一切的逼反吳楚。

審查前後。不難發現,在這其中推動的人,似乎希望鼓動晁父自殺。為其獲得些什麼。

以結果推斷的話,作為此事的最終受益者,劉徹的老爹看上去嫌疑很大。

但是,劉徹知道。自己的老爹不可能幹出這樣的事情。

而且他老爹又不是神仙。怎麼就知道,逼反了吳楚齊趙,他就一定能贏?

你要知道,吳國三郡,楚國三郡,加起來就是將近一百城,若算上齊趙諸國,基本上七國就佔據了幾乎大半個天下。漢室的控制區域,甚至還沒叛軍的地盤大。

所以。劉徹感覺,這事情反倒像是吳王劉濞的手尾。

前世之時,吳楚之亂平定後,漢室俘虜的吳楚大臣,就有著類似,吳王陰為謀逆之類的證詞。

後世太史公所著的史記中也明確記載了:漢廷臣方議削藩,吳王濞恐削地無己……之類的說法。

這麼說來的話,背後的主使者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跟攪屎棍啊……”劉徹搖搖頭,劉濞確實是漢室最大的一根攪屎棍了。

自從他兒子被劉徹老爹一棋盤砸死後,他凡事就跟中央對著幹。

想要謀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劉徹的皇祖父在的時候,他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錯非劉徹的皇祖父一直沒給他任何藉口和口實,恐怕,劉濞早就跟劉興居一樣叛亂了。

而現在,蝗蟲、彗星等各種天變以及災害,無疑壯大了劉濞的膽子。

讓其終於下定決心,要邁出那一步了。

自然的,劉濞又不傻,他當然知道,只靠他的吳國三郡之地,別說跟長安掰腕子了,恐怕前腳剛剛舉起叛旗,後腳就會被楚國和長沙以及齊趙給鎮壓了。

所以,拉上儘可能的多的諸侯國一起叛亂,無疑是上策。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得讓那些諸侯王感受到切膚之痛。

只有諸侯王們真正疼了,才會跟他一起叛亂。

不然,好好的土皇帝不當,跟著他劉濞一起幹這種掉腦袋死全家的活動,那些諸侯王又不是傻子!

那麼還有什麼比激怒晁錯,讓晁錯瘋了一樣的不擇手段的削藩更快速的事情?

這麼想著,劉徹就嘆了口氣。

從結果來看,劉濞顯然是在作死。

但從目標來看,這卻是劉濞唯一的選擇。

不然,晁錯真拖個三五年,一點點料理諸侯國們,那他就徹底沒有指望了。

更恐怖的是,劉濞年紀那麼大了,沒幾年可活的了。

不這麼做的話,恐怕光是時間就能殺死他!

“我既然猜到了劉濞在搗亂,那我要不要說出來,破壞劉濞的圖謀?”劉徹心裡尋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