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
“陛下,這是鉅鹿及邯鄲郡,陰與匈奴相通,走私違禁品的商賈名單!”王溫舒跪地奏道,並將一封長長的名單,呈遞到劉徹跟前。
劉徹抬眼,看了看這個史書上著名的酷吏。
數年前的任氏一案,王溫舒搞砸了。
或者說,他太年輕了。
以至於幾乎讓劉徹下不來臺,所以,他被冷藏了許久。
但,劉徹不是那種因為別人犯一次錯誤,就不用的人。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嘛。
更何況,當初王溫舒雖然做錯了不少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他做對了——對豪強,毫不留情的堅決下手和殘酷打擊。
所以,劉徹給了他機會。
讓他去趙國重新開始。
從一個基層的探子和細作開始。
不得不說,王溫舒膽子大,但心細,而且,在吃過虧後,他也謹慎了許多,改掉了許多毛病。
這讓他在趙國,逐漸的爬上了當地最高階別的繡衣衛校尉一職。
劉徹接過王溫舒的報告,看了一眼。
好傢伙!
這人數還真是不少,密密麻麻,其中甚至不乏有列侯家的子侄或者親戚,甚至還有封君親自下場的。
不過想想也能夠理解。
雖然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當地的民風,就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一諾許千金,一誓託性命。
這在燕趙是日常。
但,劉徹更清楚,燕趙尤其是趙人,骨子裡深處的現實思維。
他好歹也是當過十幾年河間王。
太明白趙人的想法了。
對趙人來說,只要有好處的事情,沒有他們不敢做的。
太史公說:民俗緩急,仰機利而食,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相隨錐剽,休則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為倡優。女子則鼓鳴瑟,沾履,遊媚貴富,入後宮,遍諸侯。
這固然有些地圖炮,也有些以偏概全。
但,多少也描繪了一些趙地民風和趙人的精神面貌。
趙地自古地薄而多災,更是四戰之地。
自春秋戰國以來,趙地就成為天下交戰的中心。
無論是以前的諸夏混戰還是近代以來的漢匈交戰,趙都是前線,都是焦點。
趙人迫於生計,只能選擇現實。
因為不現實就活不下去!
所以,當初,趙王劉遂,身為劉氏諸侯王,卻整天想著借匈奴兵入關……
所以,出現如此眾多的跟匈奴勾勾搭搭的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
這人數也未免太多了!
密密麻麻,幾近三四百人!
劉徹略略思考片刻,就已經決定,將這名單上的大部分人劃掉。
打擊面,不能太廣。
況且,這只是殺雞駭猴。
不是真的要大開殺戒。
一般的與匈奴私底下交易,賣賣青銅或者糧食的,可以放過。
但是,大量走私鐵器,甚至武器裝備,乃至於……那些向匈奴走私書籍的,劉徹是一個都不準備放過!
是的!
繡衣衛在半年前就發現了,匈奴人在高價向漢朝商人收購書籍。
為了錢,連爹媽都能賣的商人,怎麼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於是,很多漢家的書籍,都流入了匈奴。
甚至,還有人將原本只能給官員閱讀的《新農書》以及邸報也想賣一套給匈奴人。
還好王溫舒盯得緊,才沒有讓這個漢家的不傳之秘,流入匈奴。
但,其他書籍,尤其是那些管控不嚴格的書籍,就不知道有多少被匈奴人得到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畢竟,劉徹不是神仙,不能施法,讓一切出入中國邊境的人,都不能攜帶紙張出境。
唯一的好訊息是:匈奴人不可能也沒辦法接觸到墨苑裡的那些書籍和手記,甚至不可能接近墨苑的水力鍛錘作坊。
就算接近了,他們估計也搞不明白這水力鍛錘的原理和製造流程。
但,這些膽敢將中國的文化典籍以及技術,出賣給匈奴人的渣渣。
劉徹是一個都不打算放過。
在王溫舒之後,其他兩位校尉,也都各自提供了一份名單。
劉徹在審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