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手裡,看了看,皺了皺眉頭,吩咐道:“這裡改一下,不要出現我的名字,就用太后的名義!”
正所謂國之大事,唯戎與祀。
在祭祀神靈和先賢這種大事之上,每一個細節都馬虎不得。
劉德此來天子廟,雖然沒有亮明身份,但是,祭祀的細節和祭祀的過程,全部都是要建立檔案,以供天子、太后查閱,甚至還可能被朝臣翻閱,所以,半點馬虎都不能有,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考慮周到。
特別是祭祀如今的最高天帝太一與聖人周公,更是要做到盡善盡美。
汲黯的祭文寫的不錯,就是在這祭文中,劉德的名字出現了三四次,可能汲黯站在他的立場上,必須加上劉德的名字,否則,就是政治不正確。
但劉德卻不能讓自己的名字就這樣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祭文裡,這要回了長安,馬上就會被人說閒話!
漢家自從劉德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以來,就不再玩商周天子那一套祭祀必為自己祈福的套路了,而是進化到了祭祀神靈,不祈福己,而福天下的新的套路。
“我聞先王遠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右賢左戚,先民後己,至明也!”劉德悲天憫人的道:“卿之祝釐,歸我者多,不為天子、太后,天下百姓,我德薄安敢受之?且以我之不德,而躬享其美其福,百姓不與,是重吾不德也,先帝曾令:祀官致敬,毋有所祈,我雖不肖,亦不敢違之!”
這番話真是說的冠冕堂皇,把汲黯都給感動了。
要知道,人都是自私的。
夏商周三代,號稱三代之治,但是,祭祀天地神明,從來都是隻給天子祈福,而不管其他人的,更有甚者,天子生病了或者天子的妃嬪生病,祝祭官會將群臣的名字給寫到祭文上,祈求天地神明將天子或者其妃嬪之病轉移到臣子們身上,這就是所謂的秘祝移禍。
這個情況,三年前才得到改變,當時的太宗孝文皇帝病重,百官建議祭祀天地神明,請求將天子之病轉移給群臣,這樣皇帝就可以擺脫病魔,重獲新生,但是被先帝拒絕。
當時,先帝下詔說:百官之非,宜由朕躬,天下治亂,在朕一人。
意思是,百官有錯,那是我這個皇帝領導不合格,天下治亂,皆是皇帝的原因,怎麼可能讓百官百姓代替我這個領導受過呢?
當時,全天下都被感動的稀里嘩啦。
如今劉德的這個表態的思想跟立意與先帝當年的詔書如出一轍,馬上就讓汲黯想起了先帝,甚至讓幾個站在一邊伺候的宦官和門口的衛兵聽了以後感動的稀拉嘩啦的哭了起來,此時,在他們的眼中,劉德就像太陽一般耀眼,就如同聖人一般高尚。
ps:
等下應該還有一更 ~嗯,今天出去有事了,9點才回家,現在頭有些疼,我歇會再寫,嗯,今天更新不給力啊~明天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