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劍眉怒發的青年男子,指揮著一柄青色的巨劍法器,將對方的一枚紅色尖錐狀法器一斬兩截,贏得了比試;
“落霞臺!”上,一名娥眉妙目的少女,用一條金銀兩色綢緞狀的法器將對手和法器一同捲起,扔到了臺下;
“聽雨臺!”上,兩名煉氣期十一層的修士,各操縱著一把中品法器,正在激烈的纏鬥著,一時難以分出勝負;
“尋花臺!”上,兩件上品法器膠著在一起,你來我往,誰也無法佔得上風,但是其中一件法器的主人忽然靈力不支、口噴鮮血,敗下陣來;
……
像這樣的場面一遍又一遍的在十幾個比試臺上同時進行著。兩日後,第一輪比試才全部結束。並沒有休息時間,第一輪結束後直接就是繼續重新抽籤分組,進行下一輪的比試。
這一次趙地卻抽到了“十一”號,被安排在主場地“迎風臺”進行第二輪的比試。
而趙地的對手則是同為煉氣期十二層的、比他早兩年進入太虛門的李青。
年齡、個頭、身形、修為都十分相似的兩人往臺上一站,就預示著接下來的比試不會像第一輪那樣強弱分明的一邊倒了。
兩人互相躬身行禮後,一位築基中期的青年修士就宣佈兩人的比試開始。
宣佈比試開始的話音剛落,趙地、李青兩人都不約而同的往自己身上拍了一張防禦符籙。在面對實力接近的對手,小心翼翼,避免被偷襲確是應該的。
不同的是,趙地拍的是中階符籙“金盾符”,而對方卻是低階符籙“金剛符”。在初中階防禦法術中,金屬性這兩種防護罩是最實用的。
下一步的動作,兩人仍然極為相似,都祭出了自己的攻擊法器。
趙地右手一番,白霞一閃,一把金燦燦的小劍就出現在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