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0年,日本軍費為億日元,僅生產步槍3613支,機槍514挺,火炮90門,坦克12輛,飛機410架。甚至彌補不了一次大規模戰役的消耗,同中國對拼之後,曾一度發生軍隊不能人手一支槍的局面。

從1931年到1933年,日本軍費增長了7倍,步槍生產增長倍,機槍倍,火炮倍,飛機倍,坦克倍,汽車20倍。這才為以後的侵略戰爭打下了基礎。

1930年春,經濟危機蔓延到英國。由於20年代英國未達到繁榮階段,因此所受的打擊也沒有其它各國沉重。1932年英國工業生產比1929年下降了。受到打擊最重的是英國傳統工業部門:生鐵、鋼和電氣裝置生產減少了一半,機器製造業減產1/3,造船業減少了88%,紡織業下降了2/3。農產品價格下降34%。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英國外貿損失慘重,出口貿易額減少了一半,國際收入在歷史上首次出現逆差,到1931年,國際收支逆差已達1億英鎊,英鎊的金融穩定地位受到猛烈衝擊。1933年,英國的失業人數達到300萬人,佔工人總數的22%,在煤炭、冶金和造船等部門失業的工人超過了60%。

“國民政府”上臺後,大力推行向人民轉嫁危機的“節約”政策。麥克唐納號召人民“勒緊褲帶”,決定降低公職人員的工資,削減失業工人10%的救濟金。9月21日,英格蘭銀行宣佈放棄金本位。11月,政府實行“審查貧困狀況法”,再把每年的失業補助金削減3000萬英鎊。同時,政府用規定工業生產和產品銷售的“限額”、大量增加軍事訂貨等辦法,支援壟斷資產階級。

英國政府向人民轉嫁危機的一系列做法,遭到人民的反對。1930――1933年,全國發生罷工1430次,有126萬人參加。1931年9月,格拉斯哥城1萬名工人示威遊行,高呼“打倒國民內閣!”等口號,反對政府的“節約”政策。9月12日,英國大西洋艦隊的水兵,在蘇格蘭的因佛戈登灣舉行暴動,反對降薪25%,迫使政府做出讓步。

1932年9月梅肯海德失業工人舉行反對《審查貧困狀況法》的示威,與軍警戰鬥了3天。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之下,英國政府被迫於1935年廢除了《審查貧困狀況法》。

危機期間英國法西斯組織也趁機活動。由於英國人民堅決鬥爭,英國民主傳統影響廣泛,危機期間社會動盪較小,資產階級統治基本穩定,使英國法西斯組織難以發展。

1934年英國開始擴充空軍,1936年開始全面重整軍備。從1933年至1936年,英國軍費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比例由14%增加到21%。由於英國人民中存在的和平主義思潮和反對擴大軍費開支的影響,從1933年到1938年英國軍費支出累計也只有12億英鎊,不及同期德國軍費支出的1/3。

在外交方面,英國實行綏靖政策,企圖透過犧牲別國的利益去討好法西斯德國,以“禍水東引”的手段維護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四章 第三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從德國獲得了大量的賠款,並收回了盛產鍊鐵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在20年代經濟發展較為穩定,直到1930年才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1930年11月,法國烏斯特里銀行破產,法國的經濟危機開始。危機使法國經濟遭到很大破壞,許多企業、銀行倒閉,工農生產和貿易額大幅度下降。在危機最低點的1935年,法國工業生產比危機前下降了36%。其中鋼產量下降了50%,生鐵下降2/3,棉紗和汽車工業減產35%,僅1935年就有13370家企業破產。危機期間,進口額下降了60%,出口額下降了70%。許多農民失去了土地和財產,農民收入減少了1/3。1935年全國失業人口約有100萬人,半失業人口為300萬。

經濟危機使法國社會矛盾更趨激烈,政局動盪不定。從1927年7月到1932年春,法國共更換了八屆內閣,平均第屆任期不到4個月,但仍然無法應付危機引起的財政惡化和政局動盪。在這種情況下,壟斷資產階級企圖效法德國和義大利,建立法西斯專政,以擺脫危機。

於是法西斯組織紛紛出現,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法蘭西團結”、“法蘭西行動”和“火十字團”等。

1934年初,報界披露白俄僑民斯塔維斯基利用發行股票進行金融投機,使幾千戶小存款者破產,他卻賺取了15億法郎。事發後,為了逃脫罪責,他收買了一批議員、閣員在內的政界、司法界的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