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架在路基上,從這裡既可以掃射對面偽蒙古軍隊的防禦陣地,又可以掩護他的部下安全降落。
然而,這時的偽蒙古軍隊的陣地上仍然是一片寂靜(估計還在防空洞裡躲藏著呢)。因此,傘兵們從地上躍起後沒有開啟空投的武器箱,只用隨身佩帶的手槍就衝進了偽蒙古軍隊陣地。他們從嚇得舉起雙手的哨兵前面透過,直插縱深,把駐軍都堵在了幾處防空洞裡,數分鐘內就解除了鐵路守備部隊的武裝。
完成了第一任務之後,林豪立即命令第一營按計劃向巴特蘇木布林城前進。林豪把所有繳獲敵人的馬匹統統給了一營一連,於是他們騎著繳獲的馬匹,作為一營的先遣隊迅速奔向巴特蘇木布林城,防守的衛兵也一槍沒放就投降了。
這時,令一連戰士們瞠目的是二團裡的一個連計程車兵正從巴特蘇木布林城裡面衝了過來。原來這是第二團第六營的部隊,他們按預定計劃在巴特蘇木布林城區空降,一路上沒遇到抵抗,順利到達這裡。這樣,第一一零空中突擊師經過短暫的戰鬥之後就完全控制了這座城市,時間是十一點二十五分。
巴彥與蘇聯的運輸補給線被中華帝國軍隊徹底切斷了,若一切順利的話,朱可夫的主力將成為甕中之鱉!朱可夫會怎麼應對呢?
第一章 第七節
在巴彥南部防線指揮部附近,有一個深藏在地下四壁都很厚的碉堡。裡面有一群蘇聯的戰地記者正圍著一座舊鐵爐在休息。這時一位身體結實、胸部寬闊、頭大臉圓的人走了進來,走到了這一群人中間,他就是蘇、蒙聯軍總指揮――朱可夫。
記者們都尊敬地叫了一聲“將軍同志”。朱可夫剛從外邊尋視回來,從最近的情報來看,中華帝國從二連浩特出發的第一兵團將在明天或者更早的時間裡攻到這裡,他不得不加強戒備。從剛才的尋視來看,部隊的佈防及士氣都很好,他還是比較滿意的,所以他的情結特別的好。他開始同記者們聊天。
剛聊了沒有幾句,突然一個蘇軍的通訊員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他十分驚慌地向朱可夫報告說,中國人已經佔領了巴特蘇木布林,切斷了運輸補給線,使蘇聯與巴彥的聯絡徹底中斷了。
記者們都緊張起來,以為朱可夫會感到震驚,併發出簡短而明確的命令。但是,朱可夫聽到這個訊息時卻穩如泰山。他站起來,冷靜地告訴通訊員,中國軍隊發動這樣的進攻是不可能的,他們現在的位置使他們無法發動這樣的進攻。
他的話立刻使碉堡裡的氣氛改變了。通訊員納悶,他怎麼會聽錯呢?記者們也納悶,他們怎麼會被自己的耳朵欺騙?每個人都絕對放心了,朱可夫說了話,他是不會錯的。可是他們卻忘記了這是在前線,不應該輕視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朱可夫還專門又停了一會兒才走出碉堡,向指揮所走去。時間是1940年九月二日晚十一點五十六分。
朱可夫走進作戰指揮室後,立即快步走向了作戰地圖,並讓參謀長給他彙報最新的情報。雖說在記者們面前做出了“不可能”的判斷,但那更多的是出於對士氣影響的考慮,而軍人的直覺告訴他,這個情況是真實的。在制空權被對方控制的情況下,對手可以把軍隊空投到任何他們認為值得的地方。下午開始的對巴特蘇木布林及其附近的重點轟炸,朱可夫原以為又是對方“空中絞殺”的一部分,沒想到他們竟然空投了傘兵並佔領了那裡。
朱可夫陷入了沉思。傘兵作戰的優點是機動、快速,但也正由於其機動、快速,所以其火力相對就減弱了不少,另外其持續作戰能力也不強。要想保持戰場上的主動權,那麼就必須有其他的增援部隊。那麼從中國軍隊的這一行動來看,他的增援部隊必定正在向巴特蘇木布林前進。問題是,這支增援部隊會從什麼方向過來呢?
正面即將到達的這個兵團將面臨堅固工事的阻擋,不可能迅速接應,他們的指揮員也不會將增援的任務交給這個兵團;哪唯一可能的就是現在正在積極北上的從索倫出發的第二兵團了。若是讓他們合兵的話,我的運輸補給線就給真的切斷了,我為這次巴彥會戰所做的一切準備都將受到影響,特別是從貝加爾湖軍區來的援軍將無法到達,那我的戰略意圖就會無法實現了。不行!一定要將巴特蘇木布林重新奪回來。
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朱可夫決定:
1、現在駐達爾汗的蘇聯第七十四步兵師,將駐守任務交給蒙古駐軍之後,立即南下,打通巴特蘇木布林鐵路線;
2、駐烏蘭巴托的蘇軍坦克第六團及蒙古第二十三騎兵師迅速北上,協同蘇聯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