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的努力,否則只有萬餘箭矢,守城更加艱難。
滾石,檑木被搬到城頭,馬越就見到遠方煙塵滾滾。
“點燃一道烽火。”
這一次,馬越不再緊張,也不再恐懼。
他找到一點看淡生死的感覺了,就像那八百老弱,明知有生的可能,放棄了。
鮮卑大軍在城外千步下馬,萬人盈野。
城上漢軍列陣,寥寥四百人,排成一列站在女牆後面,大氣不管亂出。
馬越沒了長刀,握著環刀與圓盾,望著城下鮮卑人他忽然笑了。
眾人不解,還以為他有了破敵之策,關羽問道:“縣尉因何發笑?”
馬越笑道:“苦中作樂,我等捨生取義。”
傅燮也笑道:“縣尉正值少年,竟有如此豁達心胸,哈哈,我等今日捨生取義啊。”
周圍士卒聽了也是笑逐顏開,大戰來臨的凝重也在小聲中散去一點。
即便如此,當鮮卑人列成陣勢地扛著雲梯行動起來,漢軍仍舊彷彿被烏雲遮頂一般,難以鎮定。
傅燮換上了皮甲站在馬越右邊,握著長弓,左邊是提著大斧的古塔兒還有楊豐。
關羽在城樓另一邊指揮著士卒將滾木礌石安置在城牆上。
見到鮮卑人分成三隊分散,馬越立刻跑到城牆內側朝城門下的傳令喝道:“鮮卑圍三闕一!”
城下等待的漢軍立即跨上駿馬,朝三門奔去。
傅燮問道:“縣尉,射三箭嗎?”
馬越點頭,他射術不精,看傅燮提著一張長弓,便說道:“傅兄,你來射三箭。”
所謂三箭,就是先前竇良守城時先射出測算距離的三箭,馬越是不懂這些的,但看書看到過。
古人無法準確測量風速,氣溫偏差對弓箭手準頭的影響,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測量方法。
經過馬越應允,就見傅燮在城垛旁紮下馬步,自箭斛中取出箭矢放在垛上,長臂輕舒長弓拉滿四十五度仰頭射出一箭,接著飛快的速度又是一箭,再一箭。
第三箭射出的時候,第一箭還都沒有落地。
嚴格意義上來講,這是馬越的第一次守城,直接衝上城頭殺敵與看著數千敵人扛著雲梯大步走來的感覺截然不同。
不過,讓他心理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