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杜聿明率第五軍殘部回國後,去重慶見了蔣介石。蔣當面詢問了第五軍在緬作戰的概況和現狀。杜聿明一再向蔣檢討說:“這次作戰失敗是學生指揮無能,未能完成任務,為國爭光,請校長處分。”

蔣介石不僅沒有給杜處分,反而擢升為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之職。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4.決策爭鋒(1)

“對不起將軍,我得對我的部隊負責。”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形勢急轉直下,英美盟軍在東南亞的節節敗退不僅助長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而且把中國戰場的大後方統統暴露給了日本人。

1941年6月,日軍佔領了法屬印度###(越南),滇越鐵路遂被切斷。12月,香港陷落,這使香港通往內地的物資補給線也被切斷了。如果日軍進一步切斷滇緬公路,就會徹底斷絕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聯絡,中國國內的各種抗戰物資儲存最多隻夠維持三個月。難怪當時重慶的外交部長宋子文也不得不驚呼:“……倘若日寇進犯緬甸,斷我賴以生存之滇緬路,我後方軍民則無異困守孤城,坐以待斃……”

面對日本人的瘋狂進攻,蔣介石理所當然地擔心唯一聯絡著中國內地的滇緬公路的安全。

此時,正在太平洋戰場全力實施反擊的美國人,也很關注中國戰爭的發展趨勢,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要打敗日本人,唯一的辦法是抓住中國人不放。如果中國因孤立而屈服,你知道這將意味著發生什麼?這意味著日本人不僅可以從中國騰出100萬到150萬軍隊,而且還會再武裝起500萬到800萬中國人來。這些黃種人的大軍會像蝗蟲一樣撲向白種人的澳洲,撲向印度和俄國,佔領埃及,然後和德國人在中東會師。那時候美國人還能指望些什麼呢?

正是居於這樣一種關係和立場,美國總統親自出面與英國首相丘吉爾聯絡應繼續支援中國戰爭事宜。並表態“不能放棄緬甸!一定不能!”

羅斯福埋怨英國人的消極態度:“難道英國人真的不明白,中國人進行的戰鬥對於亞洲是多麼重要嗎?同盟國是條被戰爭的纜繩綁在一起的大船,誰要是隻顧自己那一頭就會使船傾覆。我得跟首相談談,一定要給中國人保留一條通道。否則我會逼迫英國人這樣做的。”

為此,美國人表示一定要援助中國人,繼續向他們提供物資和武器,直到我們解決了歐洲。還應該從亞洲劃一塊地盤給中國人,以便發揮他們巨大的人力優勢和戰爭潛力。

這時,蔣介石正好希望美國能給其派一位傑出的將軍到做他的參謀長。美國人藉此機會,派史迪威將軍任中國戰區的參謀長。一是為了督促中國人打仗,二是為了幫助協調同英國人的關係。

兩週後,著名的“阿卡迪亞”會議在華盛頓結束。會議簽署並發表了《聯合國宣言》,會議決定,將緬甸、泰國和法屬印度###(越南)從盟軍東南亞戰區中劃出來,與中國戰區合併,稱“中緬印戰區”,並由蔣介石任總司令。

杜聿明被任命為中國遠征軍副總司令官,但總司令官衛立煌因故一直沒有到任,他以副代正,時常參與遠征軍的作戰決策。

但是,在盟軍一起決策作戰行動時,杜聿明逐漸發現,各國將領都是各懷打算,同床異夢,英國人完全是堅守退守印度的利己主義立場;美國人就是想借助中國軍隊的力量消耗日軍、拖住日軍,以此掩護歐洲戰場;杜聿明則從有利於打擊日本侵略軍出發,儘可能減少中國軍隊損失出發。由此使中緬戰區指揮系統從一開始運作就陷入了紊亂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杜聿明及其艱難地參與著中緬戰區的作戰決策,同時也在與美英將領不停地爭吵著。

4.決策爭鋒(2)

1942年2月4日,日軍攻陷拔安城,8日突破仰光以東重要防線薩爾溫江,9日,日本南方方面軍釋出命令,向仰光以東第二道屏障錫唐河進攻。堅守錫唐河的英印軍第十七師聞風逃遁,丟盔棄甲,逃往同古。

此時,杜聿明正指揮中國遠征軍第五軍二〇〇師星夜趕往同古城,頓時讓英軍看到了救命的希望。當第二〇〇師接防同古的同時,英緬軍第一師便撤出了同古,向同古以西的普羅姆集積佈防,與中國遠征軍第二〇〇師旌旗相望,意圖是掩護遠征軍南下,發動會戰,反攻仰光。同時在普羅姆一線,還佈防著英印軍第十七師、英奧軍第六十三旅和英裝甲第七師等英屬作戰部隊。按作戰協同要求,其任務是掩護同古中國遠征軍第二〇〇師的翼側安全。

但是,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