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下達過這樣的命令,一個帝王,尤其是一個志存高遠的帝王,根本不可能會這樣做,也就出了董卓這麼個怪胎敢這樣做,難怪當日郭嘉在說這條的時候,滿臉的不情願。
相機而動,說的簡單,其實就是讓將領獨立決斷了,縱觀中國兩千年曆史,為將者最多也只敢說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已,可這樣最終所要直面的,是君王的怒火,以及猜忌,若是運氣差點,就是一個抄家滅族的滔天之罪,而似徐榮這樣,卻等於是戰未起,已披上了一塊免死詔令。
徐榮的才幹毋庸置疑,在他一趕到達汜水關,就開始對周遭的地形進行研究,很快就做出了分兵滎陽的決定。想到就做,徐榮將樊稠、李蒙、王方三人留在汜水,任樊稠為將,將大軍留下三萬,他自己則與胡軫另帶兩萬士卒奔赴滎陽。
滎陽西北為河陰,正東方向又有滎澤,二地中河陰北靠廣武山,是為易守難攻之地,而且此處偏遠,並不是敵人進攻的最佳方向,與其相比,正東方向的滎澤就首當其衝,是以在達到滎陽後徐榮再次分兵,將胡軫並一萬兵馬留下,他則將剩下的一萬人分了一千五百人屯守河陰,最後才帶著餘下計程車卒去了滎澤。
戰場,在不知不覺中已向前推進了百多里地,對此孫堅根本毫無所知,鮑忠也同樣如此。
黃河舊地河床處,再向東不遠的地方,是一個不算巍峨的連綿群山,而這山谷,就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