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一樣鋒利的目光,讓張嶷整個人也瞬間繃緊起來:“張嶷,現在我命令,由你擔當這次摩天嶺的防守之責,你敢不敢接下?”
“願為主公誓死效力。”心緒激動,張嶷猛地在董卓身前跪拜下來,就好像後世常說的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那樣,自踏上當兵這條路後,張嶷就期待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單獨統兵作戰,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天竟然會來的這麼快。
“好,廣平境內,摩天嶺周邊雖然人口有些稀少,可是這一處地方卻是作為結連南北的一處要道,敵人若是想要繞道我軍背後來切斷我大軍退路,摩天嶺正是其等必經之路,我與你兩千人,務必要在後面大軍趕來之前,保證此地的安全。”董卓的聲音不大,聽在張嶷耳中卻猶如驚雷一樣,震耳發聵。
“主公但請放心,人在關在,只要嶷還有一口氣在,無論袁紹派來多少大軍,嶷也為主公將其擋在關外。”說話的功夫,張嶷才剛剛站立起來的身子轟的一聲再又跪了下來。
“好,你有此心便好。”勸慰一聲,這一次,董卓親自走上前躬身將張嶷自地面上拉了起來,到了現在,他之前對張嶷那不好的第一印象也已經隨著張嶷這突如其來的嶄露頭角而消失無蹤。
正所謂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不同,看待問題的眼光著重自然也就不同,後世時就曾有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若是說以前董卓只是當這句話是一句名言來聽聽的話,此時他可是真的對這句話另有體會了。
打發走張嶷,董卓與郭嘉兩人自然而然的回返了屋中,此時兩人的臉上,已經找不出丁點兒連下兩城的喜悅,張嶷的話對兩人而言雖然難聽,卻是實實在在的忠言逆耳,而且張嶷的話給也兩人提了個醒,要知道,袁紹麾下,也是不缺能人異士的。
第388章:士為知己者死
屋子中,兩人對坐沉默,久久無言。
“主公,張嶷之言雖然也算有理,倒也不能說是全面,主公可別忘了,冀西北的地方,可是有著文和六萬大軍在,就算是袁紹反應夠快,打或很難將袁紹擊敗,拖住其對文和而言,再是容易不過了,大軍在外,一切當以穩妥為主,所以主公,依嘉來看,咱們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施行吧。”不知是過了多久,還是郭嘉出聲將兩人之間的沉默打破。
見董卓面露沉思,郭嘉在微微一頓後接著出聲說道:“不過北面的地方也不能放過了,張嶷所說的也有道理,袁紹調集大軍北上幽州,內裡腹地就空虛起來,機不可失,若是可以,在原地計劃的基礎上,主公只需等大軍趕來後派分出三兩萬人北上即可,至於是否能有所得,就全憑他們自己折騰了,只要叮囑北上之人小心在意一些即可,‘得之,主公之幸;不得,主公也沒有什麼損失’,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試上一試?”
“倒也可以。”董卓點點頭,心裡已然認可了郭嘉的提議,只是隨即,另外一個問題就困擾起他來:“單獨無援,其人必須要有過人的見識、膽略才行,奉孝以為軍中諸將,我該派誰來統率這一支隊伍?”
“蜀郡張任。”微一沉吟,郭嘉當即張口出聲。
“張任?為何不是張遼?”眉頭一挑,董卓略帶不解的問了出聲,對於那些個歷史名將,董卓要比對其他人更加信任一些,雖然說歷史上的張任也不是一個輕與之輩,在董卓心中,相較於死的早了點的他,在分量上董卓還是有些傾向於張遼身上。
“眼下的張遼還是太年輕了些,而且跟徐晃一樣,他們所經歷的戰事太過少了,沒有什麼單獨帶兵的經驗,雖然三人在膽略上不相上下,這獨統一軍,兩人卻比不上張任。”這一次郭嘉倒是沒有怎麼猶豫,直接就介面回道。
其實,郭嘉這話說的也是有點誇大了,張遼、徐晃沒有怎麼經歷戰事,張任與他們相比也相差不多,要知道,張任的名聲,大多還是要在劉璋即位後才開始嶄露頭角的,可是因為董卓動手的早,在益州之地還仍舊沉浸在劉焉的名望之中時就已佔下了益州,張任才在之後被董卓提拔了起來,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張任就是因為受董卓的知遇之恩才有機會在軍中露出鋒芒的,較之兩人來說張任唯一的優勢,也許就只有年紀上略長一些這方面了。
不過想及張任那沉穩的氣質,董卓心中倒是稍稍放心了起來,當然,這之中最主要的,只怕還是要歸根到郭嘉的推薦上來了。
計議已定,董卓當即下令派人去往中軍之中傳令讓他們加速趕來,隨即兩人便開始著手忙著安撫城中惶惶的人心了,正所謂“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