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道是一口氣說的多了,還是心緒難平,話音落下的張燕胸脯當即劇烈的起伏起來。

“俺們也是,別說是刀山火海,就是雍王現在讓俺們自戮於此,俺們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屋子的地方不大,跟隨著進來的人沒有多少,可是在張燕的話音落下後,跟著進來的其餘六個壯漢頓時轟然跪倒在地。

誰不怕死?是人都沒有不怕的,可是此時,看著眼前的這六個神色鄭重慨然赴死的漢子,董卓當即被深深的震撼了,與他手下那些親衛以及世家所養的死士不同,他們這些人帶給他的衝擊更加猛烈,因為董卓很清楚他們所為的是什麼。

都說當兵是為保家衛國,若是後世的人聽了只怕會撇撇嘴微露不屑,可是對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父母、妻兒就是他們心中的依靠,其實倒不是說後世之人沒有他們的這種情感,而是和平的太久了,幾乎所有人都將這種情感淡忘了,不過董卓是個例外,或者說如同董卓那樣掙扎在底層的那些人們是一個個例外。

就好像當年的董卓,無論他在外面如何吃苦拼命,就是想讓家裡的人生活的好一些,也許有人會說他不配,可是如果說他有辦法能夠生存下去,誰又願意去過那刀口tian血的生活?

而眼前的這些人是什麼?他們就是太行山中那數以百萬計的百姓之後的兒子、丈夫、父親,他們之所有如現在這樣,就是為了活著,為了家中的那些親人能夠活下來,就如同他們說的那樣,如果董卓肯應承,就算是立刻讓他們去死,他們也不會猶豫,原因就是張燕說的,現在的他們就已經養不了那麼多人了,以後呢?更遠的將來呢?

他們不怕死,可是他們怕那些家中的父母妻兒活活餓死在自己眼前。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好,好,你們的要求,本王不會答應……”一連兩聲的好字低喝而出,就在眾人以為董卓這是要答應下來的時候,卻不由被董卓接下來的話震住了,一個個在董卓那明顯是有意拖長的音節之下目瞪口呆的看向董卓,眼神之中似有絕望,似有瘋狂,似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光彩。

“不過……”看著眼前幾人臉上神色的急遽變化,董卓的語調頓時一個轉折:“你們要記住一點,在本王的麾下,所有的百姓都是一視同仁,沒有三六九等的區分,只是如果有人作奸犯科了,那麼下場只有一個——殺無赦,本王也絕不會有半點的姑息。”

聽了董卓後面的話,張燕的心中不由鬆了一口氣,要知道,之前心生絕望的幾人中,可是尤以他為甚的。

所謂聰明人才會活得久,張燕明顯就是一個聰明的人,且不說他如今怎樣,歷史上的他可是玩轉在袁紹、曹操之間的,十幾年安然無恙,最後才投身在曹操麾下,遍觀昔年那些起兵的黃巾眾將中,也就他活的最久最滋潤了。

黑山賊中,除了眼光同樣不錯的張白騎,沒有一個人能夠有他看的長遠,太行山的位置雖然給他們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將他們制約了,而且幷州時董卓手下的勢力,冀州又在袁紹手中,夾在董卓、袁紹兩個之前,不要說是發展了,一旦兩人真正的做下決心,就算是不能將他們連根拔起清理乾淨,起碼也會讓他們元氣大傷。

而正如張燕說的那樣,如今天下諸侯中,也只有董卓做到了讓百姓安居樂業的事情,至於其他諸侯之間相互征伐不斷,治下的百姓雖然也能過得下去,卻也是苦不堪言,再加上他們現在所處的位置,百萬老弱婦孺想要遷徙出去又怎麼可能?可以說,留給他們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向東選擇袁紹,一條則是向西選擇董卓,當然,也還有著一條不歸路,那就是頑抗到底,拉著山中的那百多萬老弱婦孺一同陪葬。

袁紹明顯不是善類,單看他幾次出手都在算計他們就可看出,更何況世家出身的袁紹對張燕他們這些“賊”根本就打心眼裡看不起,再者說,在張燕看來,袁紹也非是明主,心中有著自己野心的他又如何會去選擇其。

可以說,其實在張燕選擇下山的那一刻起,心中就已經做下了決定了,而如今董卓的這番話說出,張燕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蒙雍王不棄,自今日起,罪人張燕願為雍王帳前一小卒,鞍前馬後,聽候調遣。”

“答應了,雍王答應了……”張燕反應的快,與他同來的幾人卻不似他一樣心思玲瓏,被他的聲音驚醒後,回過神來的幾人不由大聲狂呼起來。

第438章:紛亂黑山軍

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沒有人能夠想象的到糧食對百姓,尤其是對那些生活在底層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太行山中,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