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冊上,曾經就是這麼簡短的,介紹過這麼一個人,卻將他的長處彰顯於眾。

與華雄並立在一起,這個可憐的關西大漢,徹底淪為了陪襯。

原本,太史慈應該是在公元193年管亥帶兵圍攻北海時出場的,少時的太史慈,已早早知名於世,只因刀毀州章,成為州家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無妄之災,只好避居遼東,即便是孔融,也以一句“吾之少友也”來稱呼,可見其人之名。

太史慈遠走遼東的具體時間,董卓是記不清楚了,只是在派去的人未曾尋到後,董卓才知道,原來他已經避禍在外,只好一面寫下赦令,一面讓人將太史慈母帶回洛陽,好生安置,而這,也是太史慈會現身於此的緣由。

作為一個山東大漢,豪氣沖天的個性,早已刻在他的骨子裡面,對董卓的手段,他不是不懂,他那老母,也不是不懂,可董卓就是明明白白,將事情擺在了檯面上,這就讓太史慈充分感受到了他的誠意,再加上其母已然安居在此,他便慨然赴約,到了董卓帳下。

要知道,當年黃巾圍城,太史慈只因孔融平日裡對其母的照應,只因受人於恩必相報的信念,就單騎闖陣,拼死殺出重圍到劉備處借兵,可謂是“義之所向,雖千萬人,吾往矣”。而他的豪爽,在面見劉備時,劉備最先關心的,不是被圍危在旦夕的北海,而是其名時,任劉備如何挽留,他也堅決不為所動,寧願歸在了劉繇的麾下。劉繇與劉備,兩人之才,相差多遠,當時的世人,絕對不會不知道,可太史慈,就是這麼義無反顧。

前世董卓在研究三國時,最為喜歡的人,不是趙雲,也不是關羽、張飛,而是太史慈。

自古忠孝者,皆多有虛名,尤其是在三國這麼一個波瀾壯闊的亂世,其如關羽,被神話為武聖,忠義的化身,可縱觀關羽一生,卻根本就配不上忠孝之中的一個忠字。作為一個混混,講究的就是忠孝義氣,很多人都會對關羽日日參拜,可董卓卻從不,而直到太史慈這個名字闖入到他的視線中時,他才覺得眼睛一亮,如飢似渴的將有關太史慈的一切一遍一遍的讀著,而後真正的笑了。可惜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混混,能夠弄到的資料,總歸太少了。

太史慈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趕回到洛陽的,那時的董卓,正受了賈詡的刺激,拼命發奮呢,只是與太史慈匆匆見了一面,同樣讓他挑選人手組建一支精銳後,就讓他先行回家看望了,而之後,隨著距離大戰起的時間越來越近,董卓更是忙的腳不沾地,直到現在,董卓也只是第二次見到他。

笑著對兩人點點頭,董卓顯得很是滿意,這才轉過頭,看向屋中另外一處地方,之前的佈置,基本上都是他原來的舊部,這些人,可以說是董卓軍的根基所在,不過,他可不會因為此,就忽視了其他人。

“李通、陳到、麴義。”看著三人,董卓臉上難得的流露出一絲激動,這三人,可是他第一次募集到的幾人中的幾個了,為世家所不齒,董卓很清楚,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中,他所能依仗的,就只有這些個武將了。

三人聞聲,登時大喜,相互對視一眼後,大步走出:“末將在。”

“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們三人同心協力,方可能成功,只是……”說道這裡,董卓拖了一個長音頓住,眼光不時在三人臉上掃過。

“但憑主公吩咐。”三人不知為何,卻毫不遲疑,同時再答道。

三人中,麴義與李通兩人同年生,陳到稍小,再加上三人幾乎是在同時歸在董卓麾下,平日裡三人就較為親近,若非是不願給董卓留下一個結黨的壞印象,三人就差有點燒黃紙結拜了。

“好,李通,今令你為主將,麴義、陳到為副,你三人統兵馬五萬北上,不需你們全取幷州,但是幷州的兩道門戶,箕關與壺關兩關,必須拿下,不知你們,可敢接此重任?”見三人表態,董卓再不遲疑,一口氣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主公厚愛,敢不誓死效力。”三**喜,慨然伏地拜道。

“哈哈哈,好!”受三人影響,董卓只覺得心頭氣血上湧,哈哈的大笑起來:“有諸位之助,何憂聯盟。其餘諸將,隨我前往虎牢,迎戰諸侯。”

第058章:破釜沉舟

誰又能想到,董卓仗著自己對歷史的瞭解,竟然在諸侯會盟之前,竟然已經做好了作戰的準備,真不知道關外那一眾諸侯,在知道了這個訊息後,會是一個什麼表情。

可惜,洛陽城中發生的這一切,外人根本毫無所知。

卻說曹操,那天在他逃離洛陽後,根本沒有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