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得到未來的這一切,只要滿足一個條件就可以讓你的孩子享受到從小到大一條龍的名校培養。
這個條件就是——有錢。
在現在這個對後代教育無比重視的年代,許多人即使揹債也要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芷蘭教育集團再貴族,再要錢,學費再貴,家長們也會趨之若鶩,拼了命的往裡面擠。
這年代什麼最賺錢,都說打劫的不如辦學的,在我看來,和人販子沒啥分別的私立學校就是最賺錢的行業。
所以這芷蘭教育集團,絕對是寧川最富有的一家企業。
這樣的企業,也只有如此精美的宣傳冊才能配得上他們的品牌。
按照道理來說,在寧川家喻戶曉的芷蘭教育集團是完全沒必要做廣告的了。
因為品牌早已經打出去了,人人皆知。
那這宣傳冊的作用,就是對外開放的,也就是說,是對周邊縣市,甚至於是省外開放的。
毫無疑問,任何一個人口大省都擁有著類似的學校,可是在我們這附近的略偏西北的地方,偏偏周邊還真就沒有這麼好的學校。
而且還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就是芷蘭學校的學費,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起的,進入這所學校的學生只有富,沒有貴,別說是官二代,官三代的,就是軍二代,軍三代,沒有錢也是別想進去,逼格就是這麼高。
而這麼大一捆芷蘭教育集團的宣傳冊丟在這裡,那就只有兩個原因。
第一,童楠負責幫這學校做宣傳,人家送來了這麼一捆宣傳冊。
第二,就是童楠和這所教育集團的關係匪淺,所以這宣傳冊才出現在了她的家中。
第一種情況就不用說了,肯定不可能。
芷蘭教育集團要想做宣傳,找電視臺不就完事了,童楠雖然也在電視臺工作,可是她畢竟只是一個實習記者,這個事跟她挨邊的機率小的可以用毫無機率來說。
至於第二種情況,我是十分肯定童楠跟這芷蘭教育集團關係匪淺的。
因為這些宣傳冊,是十年前的!
也就是說,在十年前,這芷蘭教育集團就已經發展到了很大的規模而且在對外招生,所以才打響了品牌。
十年!這宣傳冊還儲存的好好的,和嶄新的一般,連點灰塵都不曾落入。
唯一有些破損的地方,就是外面的油紙包。
童楠自然沒有收集別人家宣傳冊的嗜好。
如果是大街上接過來的小廣告早就墊桌子或者丟進垃圾桶了,怎麼還會捆的好好藏在衣櫃裡?
更重要的是,我在末尾的扉頁上看到了數個名字。
董事長:童運生先生,集團理事張鳳雲女士。
而這兩個名字,我並不算陌生,就是童楠的父母。
而且下面的幾個集團領導的名字,還有數個是以童為姓的名字。
這就說明了,童楠家的數個親戚也在這所教育集團內工作。
也就是說,芷蘭教育集團,是一個家族式的企業!
第711章 線索(三)
在我確定了芷蘭教育集團是一個家族企業之後,我便感到一陣悲涼。
家族式的企業,最容易發生的情況就只有一種,利益分配不均造成互相之間有意見,或者就是出現利益之爭。
毫無疑問,童楠的父母都已經去世了,那這麼大的一個集團,誰來做主?
我忍不住一抖,我雖然不懂商業,卻是知道,如此龐大的一個集團,那簡直就跟印鈔機一般,任何人都會垂涎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什麼教育為本,什麼學術為尊,那對於這些追逐利益的商人來說,都是扯淡了。
所以我敏銳的感覺童楠失蹤的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
而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找到童楠,不管她是死是活,我都要見到人。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而不管她發生了什麼事,我都不能袖手旁觀!
我又重新在童楠的屋子裡掃視了一遍,然後退出了房間,把房門鎖好,打了個車來到了陳樹政的律師事務所。
在寧川,能有一傢俬人律師事務所,也算是不小的資產了。
而且我發現陳樹政這地方來的人一個個也是非富即貴,從面相和他們的行為上就可以看出,他們的社會地位與普通人確實有些不同。
更讓我吃驚的是,這面積不大的律師事務所內,不只是有陳樹政一名律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