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易水寒只能如同一隻飄在狂浪中的孤舟,搖曳著,驚心地對付擦身而過攻擊,這種心神凝聚力一下子到了不可思議地彷彿躲閃變得輕鬆起來。
當一個人精神力高度親中會發生一些“奇蹟”,這或許僅僅是本身力量極限運用,但想要發揮出來又談何容易?
易水寒現在就處在一種奇特精神狀態之中,眼中除了雲石還是雲石,或是說連那些雲石都已不見,大腦處於空白階段,那是一種空靈境界,並不真的空白而是將感應力與周圍一切進行連線,這更像一臺光腦處理資訊,變得機械化也更有效率。
當雲石恢復正常執行易水寒己經虛脫,力量上的耗費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心神上的消耗,躲在一塊雲石凹兜之中從次元戒中甩出一條毛巾纏住傷口,身體的恢復程度早就趕不上損傷速度,沒有腿斷胳膊折算是運氣,大概平穩了一分鐘就不得不再尋找下個落腳地,想要話命必須一刻不停戰鬥。
五天後,易水寒在雲石縫隙間活了下來,他真得覺得自己修行不夠只能仰望老爸,慢說是感應所有云石規律,即便千米範圍內雲石也不是那麼好掌握的,唯一值得慶幸的便是他還沒有昏厥過去,這種高強度訓練使得身手增強不少,眼下應對各個方向攻擊顯得遊刃有餘起來,也可以藉助短短間隙恢復體力。
剛強的攻擊只能避得一時,倒不如隨波逐流飄蕩,終於在第八天有了一些心得。感應力出奇地貫穿了兩千米範圍內所有云石。它們的一切動向落在腦海之中,甚至閉上雙眼已可以躲閃那種凌厲攻擊。即便來的雲石體積很大也可以先知先覺做好應對。
打此之後易水寒就刻意閉上雙眼,所有行動全憑感應力操控,動作更顯行雲流水,沒有一絲拖沓痕跡。
第十天。易水寒已經不需再出手,只要躲閃就可做到在雲石之中不受傷害,整個人氣質發生些許變化,更加從容更加有信心,偶爾有了點滴成績嘴角掛上一絲微笑,自己苦練雖然孤獨,能力增長卻是顯而易見地。
第十五天,進度不錯,已經可以感受到五千米範圍內一切,但與老爸要求似乎差得極遠。易水寒對自己有些不滿,選了塊平坦雲石盤坐上去,這塊雲石體積不大,直經三米,一邊放出感應力嘗試各種方法一邊還要控制坐下雲石自如行動,這本身具有相當大難度。
心分兩處,開始地時候有些不適,不過越來越得心應手。直到此刻他才能真正探索掌握雲石規律。
感應力是精神力一種表現形式,精神力可以表現為源能力,意念力,感應力。當感應力陷入到那種鉅細入微狀態,易水寒有了一絲明悟,彷彿抓住一些關鍵。但又不能具體形容出來,儘量放緩心神,這時最不能急燥。
“有了,我怎麼就不能感應所有云石?它們之間都在碰撞,只要將每塊雲石放上一小段精神力資訊標記,即便十萬之數最後也可以感應得出。”想到這裡,不禁又想:“那樣一塊塊標識似乎太慢,應該有更便捷方法,雲石碰撞也可以傳遞一部分精神資訊,只要接觸到設下標記雲石,那麼就會被感應到,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不知合乎不合乎老爸要求。”
想過之後連忙行動起來,找了幾塊大的雲石佈下精神力標記,當它們飄走之後,感應力與標記間形成一種線地連線,起初這種線還比較清晰,可是隨著距離遙遠越來越隱晦,易水寒只有不斷加強與幾個標記間的聯絡才可以繼續這種探索,精神力消耗非常迅速,快趕不上恢復速度了。
標記擴散得很快,同時也帶來許多周遭雲石資訊,想利用幾個標記對其它雲石再次載入子標記這個難度就不是一般大了,想法倒不錯,可惜必須建立在精神力妙到毫顛運用或精神力修為達到現在四倍才可以勉強做到。好比抽絲剝繭,以現在修為每放出一股精神力必須精準掌握其用量,把感應細絲分佈得很勻稱,很平均,這其間對於精神力輸送更有苛刻要求,想透過與標記聯絡持續穩定送出精神力實在太難。
一點點磨練,每當與設定下的標記斷開連線就預示著再來,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十天後可以做到將感應絲線遍佈整個環繞範圍,腦中已經可以隱約把握幾萬公里內雲石,就好比原來可以感應的千米範圍是線團,現在把線團穿上幾根針,快速將一切用絲線穿插起來,如蜘蛛網般結構,確有意想不到成效。
成果是值得欣喜地,雖然還沒做到十分熟練,卻可不斷練習熟能生巧,精神力運用已經比先前不知上升多少臺階,同時也明白老爸意圖。修為提升慢不要緊,重要的是挖掘現階段潛力。
三十六天後,當易水寒從雲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