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我是應當的?郭樸突然想放聲狂笑,去年將軍躍馬,紅杏樓頭,還是倜儻的人一個;如今想要一個姑娘,要用手段要用欺壓,而且她來陪我,還是為著父母為著錢。
感覺出郭樸不快,臨安和長平都噤聲。郭樸張張嘴,嗓音也嘶啞起來:“如果她不願意?”這世上不為父母不為盡孝不願盡忠的人也多得是。
“咱們家好日子不過,難道她願意天天被債主逼迫?”長平殷勤趕快接上話。郭樸又沉默了,一直以為自己是廢人,會害了別人的姑娘。再想想周姑娘處境,不比自己好到哪裡去?
一文錢可以難倒英雄漢,何必是一大筆對周家來說要掙上好些年的債務。郭樸再想到那動聽如黃鶯鳥兒一樣的語聲,機靈討好母親的嬌容,郭長公子有些心動。他臥病良久,其實寂寞。偶然有些外因,郭樸還是很受它的吸引。
回想征戰路上,可見幼小孩童,伸出骯髒的小手來行乞;還有大些的,就苦求著跟著走:“帶我去,我會好好侍候。”男孩子也有,女孩子也有。
想到這裡,郭樸覺得跟自己未必就那麼不好。來到我身邊,我會好好待她,我雖然不能征戰,家裡依然可以給她錦衣玉食。還有我的誥封,這是重傷時賞賜下來……她果然可喜,就把誥封也給她。
☆、第四章,為兒子娶三個
回家去的周鳳鸞,在路上心中還是不安。郭夫人態度溫和,卻沒個準話兒。商人多是如此,說起話來是處處是朋友,到談起錢來就分毫必究。三千多兩銀子對於郭家,不是個大數目。只是要她掏出來助人,她肯嗎?
路上是憂愁,進家還是強裝笑容。周鳳鸞來見父親,撿粉飾過的話說給父親聽:“郭夫人客氣著呢,她讓過兩天去聽回話。”
獨養女兒上門去求人,周老爺夫妻擔足心,聽到女兒說過,夫妻一起笑逐顏開:“你辛苦了。”看到父母親難得的笑臉兒,周鳳鸞也笑得舒暢。整天債務壓得人透不過氣來,雖然是暫時的舒暢,能有一會兒也算難得。
過了兩天,郭夫人果然是沒有來請,周鳳鸞苦笑,怎麼可能她來請自己?是我求她,又不是她求我?當下換過出門衣服,手裡又是一枝人參拿著去郭家。這枝人參又是周姑娘身上值錢的首飾換的,好在有幾樣首飾不常戴,父母親一時不會發覺。不然周老爺夫妻知道,暗地裡又會傷心於女兒的懂事,傷心於家裡遭難。
郭家門上直接就攔下來:“夫人不在家,昨天就去了鄰縣。”鳳鸞在來的路上想到過種種可能,因為太期待,反倒沒有想到郭夫人出外。她難掩失望,還好能想起來手中的盒子,就同門人央求一下:“我來看夫人,再探公子的病,請把這個代為轉交給公子。”
盒子送上去,鳳鸞才又央求:“我有急事回夫人,容我在門上等會兒可好。”門人很是為難,夫人真的是不在家。這姑娘雖然探公子的病,卻是一位姑娘。再說公子病中不能會人,門人握著放人參的盒子,不能冷臉送禮人。他勉強道:“你這裡坐會兒也行,我把盒子送進去,看公子有沒有話要說。”
“好,好,”周鳳鸞分外感激,和丫頭桂枝在門房裡候著,並不敢坐,慢慢踱步盼著郭夫人早些回來。是不是應該去探望公子?當然不行!男女有大防,再說不認識。真的去到郭公子病榻前,沒準兒說自己是誰,先要解釋半天。他還病著呢,讓病人勞神思那是添人病來了。
門上人不一會兒回來,身後還跟著清秀的一個小廝。郭樸和臨安都知道周姑娘來是為何,人參送到房中,郭樸不無感動。他打仗時慣於知已知彼,這幾天他就在對周姑娘知已知彼。
這枝不算太好的人參,是周姑娘揹著父母當了自己的首飾換來。這姑娘有孝心!郭樸被鳳鸞感動了。
“公子說費心,病著呢不好請見。姑娘幾時得閒,常來坐坐才好。”臨安口齒伶俐說過,手中託的是回禮,把一個小小錦繡匣子送上:“這是夫人的回禮,請姑娘賞收。”
郭樸善解人意,說是母親的回禮。不然的話,怕羞了周姑娘。鳳鸞細品一品,這人情味兒象是還行。要是今天能借到錢,就是讓她去侍候郭長公子,鳳鸞也情願。
含笑收下這錦繡匣子,為表自己重視,鳳鸞沒有交給丫頭,而是放入自己袖中。明知道臨安是個小廝,鳳鸞也陪笑臉兒:“小哥,麻煩夫人回來,為我通稟一聲多謝,我明天再來。”
丟下明天再來的話,為自己明天來找個緣由,鳳鸞和桂枝離去。臨安站在大門上,眼睛明亮看著這位周姑娘離去。回到房中,臨安又有主意:“或許請她來公子房中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