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上門,被收了,也只能憑藉自己的瞎編亂造瞎畫一氣。而這樣畫出來的東西,是肯定不會讓老讀者滿意的。

現在最關鍵的,是破局,讓漫畫社繼續運營下去,製作出更多的漫畫冊,吧整個《大劍師傑克》的故事講完,並傳遍整個奧地利。

那個萊爾米大師找過來,命令漫畫社關門,雖然有些令人吃驚,但也不意料之外。張昂也是有所準備的,畢竟維也納是藝術之都,藝術氛圍濃厚,對藝術性的維護也遠比其他地方要嚴格。就像前世新文化運動時,寫文言文的老學究看不起寫現代文的新式文人,像那些寫傳統文學的傳統作家看不起寫網文的網文寫手一樣,“陽春白雪”的作者永遠都是看不起“下里巴人”的作者的。

但很明顯,史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下里巴人”的東西,才是最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如果價格能夠低廉一些,這喜愛的程度還要愈加熱烈。就像現在的漫畫冊一樣,大師們的作品動輒上萬金,根本不是普通人能買得起,就算去藝術街買便宜貨,也差不多要50銀的樣子,買來一副,掛在家裡,實際上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普通人鑑賞能力有限,也很難感受到其中的藝術性,受到藝術性的薰陶,感染,昇華一下感情什麼的,根本不可能。

但漫畫冊不一樣,雖然依舊算比較昂貴,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咬一咬牙,也不算買不去。而且漫畫冊十分划算,35銀就能買上一本接近20頁,足足80幅圖畫組成的漫畫冊,遠遠比50銀買上一副簡簡單單的油畫要強。更加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性,簡單易懂,新奇精彩,是這個時代難得的娛樂佳品,看得認真的話,往往一本漫畫冊就能打發一整個無聊的下午,還能反覆觀看,和別人換著看,和朋友互相討論劇情之類,消磨時間的能力極強,十分的划算。

漫畫這種東西,從一開始的時候,定位的就不是什麼藝術,甚至和藝術都扯不上什麼關係,只是一種娛樂產品。哪怕是在張昂前世的時候,那些漫畫在大多數人眼中,都只是一種給小孩打發時間的玩物,和看電視,打遊戲之類的差不多。畢竟,從來沒有一本漫畫被當作藝術品,被各大畫廊收藏展覽。而漫畫家本身,也和那些油畫家,國畫家扯不上什麼關係,完全是兩種人。

而張昂之前讓一眾底層畫家上街貼大字報,搖旗吶喊,目的不是讓漫畫收到藝術家們的肯定,不是讓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品被大家接受,也不是和那個萊爾米大師分出個對錯。而是擴大漫畫冊的影響力!透過辯論,透過那一個個的問題,讓民眾們思考,讓漫畫冊在他們的心中有個粗略的定位!那個藝術之下,消磨時間的娛樂商品的定位!只有擁有了這樣一個定位,它才不會被看得那麼高高在上,讓人畏懼。它會顯得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加容易走進千家萬戶。

當然,現在雖然初步擁有了群眾和基礎,但生產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

只不過不能像原來這麼光明正大了。畢竟,一家明晃晃的漫畫社開在這裡,誰都能找上門來,繪畫大師能來一言關停,巡邏隊也能來貼上封條,實在是不利於之後的輿論戰爭的。敵明我暗才是個好辦法。

“我們接下來怎麼辦?”阿道夫打斷了章你給的思緒:“還要上街貼那個什麼‘大字報’麼?”

“當然不,接下來,我們要吧漫畫社重新開起來!”張昂回答道:“不過,必須由明轉暗!用先哲們辦地下報刊的方法!”

“地下報刊?那是什麼?”阿道夫明顯表示不解。

“很簡單,化整為零,讓整個藝術街都成為我們的漫畫社!”張昂答道。

。。。。。。

第二天,口口相傳之間,一股暗流開始在藝術街流淌。

沒有告示,無數個大大小小小組被組織了起來,在每一家旅社,每一幢民房,每一個房間集結了起來。

一沓沓的畫紙,一捆捆畫筆,一箱箱顏料被髮了下去,一張張樣稿,一個個要求也被髮放到了所有小組。

長長的藝術街上,擺攤的人少了九成以上,整個漫畫家都顯得空空落落的,沒有了往日的生氣。

但每個房間裡卻是一片繁忙。

大通鋪裡,一群人坐在地上,把畫紙放在床上,開始繪畫。

獨立房間裡,幾個人將一幅幅畫紙被整理好,整合一冊,忙碌的裝訂著。

旅店的門口,一個箱子被交了出去,一個人點了點頭,接過箱子,走了出去。

熱鬧的飯館裡,一個穿著斗篷,遮住樣貌的傢伙,鬼鬼祟祟的把一個年輕人拉到了牆角,將箱子開啟一角,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