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課,功課都有別人代勞,他後來“順利地”拿到了博士學位。但正當烏代以“太子”的身份青雲直上時,厄運降到了他頭上:1996年12月,烏代在巴格達的曼蘇爾區遭到了一夥不明槍手的襲擊,烏代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受了重傷,整整療養了三年才公開露面。但他的腰部以下已經癱瘓,成了半個“殘廢”。儘管如此,烏代擔任了一連串的職務,如伊拉克記協主席、###主席、奧委會主席、足協主席、《巴比倫報》等報紙的董事長和青年電視臺的臺長等重要職務。在2000年3月,烏代參加了伊拉克國民議會的換屆選舉,結果在巴格達第五選區獲得了289萬張選票中的的選票。從此,烏代成為了一名國會議員,進入了伊拉克政壇。
烏代當了國會議員後雖然經常不參加議會召開的會議,國會議員的身份卻成了他不斷髮表政論的“護身符”,我發過好幾篇有關他的稿件。最讓我難忘的一條有關烏代主張在伊拉克搞多黨制的稿件。這條稿件的主要內容是:烏代認為,是在伊拉克搞多黨制、進行民主選舉的時候了,言下之意就是伊拉克現在是一黨專制,不民主,難道烏代在發洩對他老爸搞的一套政治體系的不滿?我當時嚇了一跳,問了好幾遍我的英文僱員翻譯得是否準確,因為伊拉克通訊社從下午開始就不發英文訊息了,所以我得請僱員把阿文訊息翻譯成英文。僱員保證說他翻譯得準確無誤,我聽了才放心。由此看來,關於烏代的負面訊息太多了,烏代沒準兒還是個具有西方那種“民主”思想的人呢,但他老爸會對他滿意嗎?
有“民主思想”的烏代
烏代主辦的《巴比倫報》更是口無遮攔,烏代經常親自在報紙上撰文,除了他老爸,伊拉克政府內的任何一名官員,《巴比倫報》都敢指責批評,要麼批評副總理阿齊茲怎麼怎麼不好,要麼就是罵貿易部長薩利赫如何如何差勁,這些被他點名罵的人都是敢怒不敢言,誰讓他是薩達姆的公子呢?
更讓人驚詫的是,《巴比倫報》對於外電外報有關伊拉克的重要訊息,尤其是反面的訊息,絕對是一字不拉,全文照登。在美國的9·11事件發生後,外國媒體刊登了一條所謂的伊拉克如何與恐怖分子勾結、密謀9·11事件的情況。這絕對是一條非常敏感的新聞和禁忌的話題,但《巴比倫報》照樣用了整整一個版面全文刊登,真是令人叫絕!也許因為如此,《巴比倫報》在伊拉克最暢銷,每天的發行量達到了兩萬多份,是其他報紙發行量的好幾倍。不但伊拉克人愛看,在伊拉克的外國人更把這張報紙當作研究伊拉克的一份重要資料。 但《巴比倫報》終於闖禍了。2002年11月,伊拉克新聞部勒令該報停刊一個月,就是因為《巴比倫報》轉載了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稱薩達姆準備以35億美元的天價向利比亞購買一條允許他本人及家屬進行政治避難的逃生通道的訊息,而利比亞政府已經斷然否認了這一訊息的準確性。
原來,《泰晤士報》在2002年11月16日頭版刊登了一條驚人的訊息:在2002年9月初,薩達姆給了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35億美元,談妥了一項流亡計劃:一旦美國對伊戰爭打響,或者伊拉克發生政變導致薩達姆政權垮臺,利比亞將負責為薩達姆的家人及其親信提供秘密的避難場所。薩達姆的堂弟阿里·哈桑·馬吉德曾專程到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和卡扎菲討論有關事宜。但利比亞的官方通訊社已經對《泰晤士報》的報道進行了駁斥,說這純屬“胡編濫造”。
要是在過去,《巴比倫報》刊登這種對伊拉克非常不利的訊息,薩達姆也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當時伊拉克面對美國軍事打擊的情況下,《巴比倫報》轉載這種訊息在伊拉克上下引起了巨大震動,薩達姆對此非常生氣,決定給烏代點顏色看看,乾脆下令讓《巴比倫報》停刊一個月。
其實,薩達姆對烏代動怒的原因還在於,自從美國對伊拉克發出動武威脅以來,烏代對形勢的判斷似乎一直跟不上趟,讓老薩備感失望。例如,聯合國安理會在2002年一致透過恢復對伊拉克進行武器核查的第1441號決議後,烏代就主張堅決拒絕接受這一決議,但在薩達姆的指示下,伊拉克國民議會一致表示接受這一決議,讓烏代好不難堪。另外,《巴比倫報》曾不識時務地刊登了一篇《狗兒們的勝利》的文章,將部分同美國保持友好關係的阿拉伯國家比喻成美國的走狗,對它們極盡諷刺和挖苦。但薩達姆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一直在千方百計地同阿拉伯國家,包括昔日的夙敵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改善關係以爭取支援,對《巴比倫報》刊登上述文章自然感到不快。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