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式,還要負責拜訪、接待和其他構成家庭與外部世界聯絡的社交場合的一切事務。她的義務就是管理好各項家務雜事,方式還要恰當,比如要使整個家庭的康樂安寧得以最大化,而其丈夫又是重中之重。

對於男人們來說,時間只是指公眾生活中的時間。一個男人的時間表是以他的公務活動為準來進行安排的。在社會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很少會有男人遊手好閒,因此也就不可能以他們喜歡的那種方式來安排時日。儘管在1828年出版了一本教導時尚的城鎮男人們如何利用閒散時間的書籍,但那個世紀日益發展的針對男性的出版物更主要的部分卻是職業指南。單單依靠私人收入來過活的人越來越少。

對於那些在外勞累不堪的男人來說,家就是他們休息的天堂,可能做的事都做到了,就為了使這個天堂成為一處溫馨的所在。房屋就是個巢穴,一個時間凝固了的地方。不止是小小的巢穴被理想化了,連身為它的女主人的女性也被理想化了。宛若仙女一般,人們期望她能不費吹灰之力即將一切做得盡善盡美。“就如同歌劇舞臺上的機械師,她控制著每一件發生的事,但卻沒有人看見她的辛勤勞作。”

作為家庭事務的主管,時間表是女主人不可或缺的工具,她要求她的僕人們遵守它,而她自己也必須小心翼翼地恪守時間表的要求。規律性是分配時間的基本法則,它隨著禮儀的興起而開始。從理論上講,女主人應該是早上第一個起床、晚上最後一個上床的人。廣受推崇的觀點是,夏季時她應該在6點半或7點鐘起床,冬天則是7點半或8點鐘。從睜開眼睛那一刻起,女主人就必須擦亮雙眼時刻洞悉一切問題。即便是女僕為孩子們洗衣服或穿衣服以及為他們準備早餐,也必須確保孩子們在去上學之前始終在他們母親的視線之內。

早、中、晚(2)

對待僕人要賢明,但也要始終進行監督。中層社會的家庭通常僱用三個僕人:一個貼身男僕、一個廚子和一個女僕。家庭主婦每天都要複習關於家務的書籍,然後定下當天的事務安排(包括家務雜事和當天的菜譜)。她要詢問食物、木材和煤的供給情況;在洗衣女工取走髒衣服前和下個星期乾淨的衣物送回來時進行仔細的檢查。

如果家中只有一個女僕,那麼女主人就不得不弄髒雙手幫忙做些家務雜事了。但如果有足夠的傭人來做這些活計,那這位夫人就可以自由安排早間的閒暇時光了,比如閱讀郵件,彈彈鋼琴,做些縫紉或是編織。有教養的女人在早上是不外出的。如果一個人在不恰當的時候偶然在街上遇到一位知名的女士,不要向她問候,這是禮節的需要,就假定她是在進行某些她不願多說的慈善或是宗教活動。

家庭主婦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用餐成為一個特別的時刻,因為此時全家人都圍坐在餐廳的桌旁。在19世紀法國語法學家及辭書編纂家拉魯斯編輯出版的綜合百科全書《19世紀通用大詞典》中,“正餐”這一詞條描述出了典型的家庭用餐:“每個人都在:祖父,孩子,而所有人當中最小的嬰兒被固定在一張高背椅上。光潔的白色桌布上是乾淨的玻璃瓶,葡萄酒靜止其中。女僕把餐巾圍在孩子們的脖頸上,然後端出菜湯和羊腿。媽媽斥責勒內不要*手指,而歐內斯特則在戲弄著他的小妹妹。嬰兒在他的椅子上煩躁不安,爸爸給他割了一小塊兒肉,放在他的盤子裡,或是拿著一串葡萄在他臉前晃來晃去,然後才給他。”

上面描述的場景在其他地方被稱作是午時的一次正餐。而在巴黎,在每天的那個時候人們則在吃午餐。

用餐的術語在巴黎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樣的。在其他地方,一個人在正午“進餐”,而在晚上“進晚餐”。在巴黎,晚餐是指在凌晨一點或兩點在舞會或是盛大的社交宴會後吃的一頓冷餐。巴黎人的用語最終成為了標準,但在其他地方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有人有時使用“晚餐”來表示“吃晚飯”,而用“夜宵”來表示巴黎人的“晚餐”。

用餐時間在19世紀的歷程中完全被改變了。早餐是在醒來後隨即吃的那一頓,包括一杯牛奶、咖啡、茶或是巧克力加一小條麵包或烤麵包圈。“第二頓早餐”是在上午10點鐘到中午之間吃的,包括主菜前的小吃、冷盤和其他小吃。烤肉和沙拉只是在時間有些提前時才吃。泰納(法國文學評論家、歷史學家、實證主義哲學家,譯註)作品中的英雄弗雷德裡克-托馬斯?格林道奇,在19世紀60年代的巴黎是在11點時吃早餐的,包括冷凍的雞肉或鵪鶉,再加一瓶波爾多葡萄酒。

正餐時間的變動幅度比其他進餐時間都要大。它通常會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