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孩童,男孩七八歲、女孩四五歲的樣子,正在堆沙砌屋。少年笑著問道:“公子嚮往什麼生活?是無憂無慮,亦或是成就功業?”

那公子沒有回答,反而問道:“這濮水之畔,莊子曾來垂釣,楚王派人前來請他做官,莊子卻說寧願在汙泥中曳尾,也不到宗廟裡做神龜。敢問逍遙自得、淡薄名利是否可取?”

“不過是人各有志、各從其志而已。我一向敬慕管仲,他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聞達天下,吾所欲也,而況公子乎?公子身為國君之子,逍遙無為不可取不可行。”

“言之有理。”公子坦言點頭。“來,來,舉觴!今日是上巳佳節,拔除不祥,以祝你宏圖大展。”兩人雙手各持觴之一羽,一飲而盡,僕人在旁又斟滿了。又有僕人提來食盒,擺上各色食品。公子道:“巳時了?一大早就趕來,還真飢腸轆轆了。”

對面少年道:“飲食看似小事,其實不然。”

公子奇其言,問道:“願聞其詳。”

那少年道:“所謂食者,萬物之始,人事之所本。使民人豐衣足食,即是治國之計。”

公子頓感興趣,問道:“飲食,治國?一為日常之小事,一為社稷之大事,這兩者竟有關聯?”伸手抓了一把榛子。

“治國,即是安民,所謂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食即是施政之首要大事。”少年道,也拿了松子剝食。

“言之有理。可孟子說,君子遠庖廚,這不是叫君子不要關注飲食之事嗎?”公子疑惑地問。

“此非孟子本意,孟子本意是勸勉梁惠王施行仁政,孰料卻被世人斷章取義誤會了。自古聖人,對於飲食一事,非但不會漠然,反而十分重視。比如,黃帝烹谷為粥,蒸谷為飯;燧人氏鑽木取火,教人熟食;伏羲氏織網捕魚,馴養家畜;神農氏播種耕作,石上燔谷,而這幾人都被尊為始祖。如此看來,飲食豈是小事?”

公子頷首道:“我也曾看書裡有說,飲食中有治國安邦之道,商伊尹以滋味說王道;老子也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只是不知道這其中的關聯。”

“管子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一俟解決飲食問題,則民可安國可治。比如,夏代第六代君主少康曾當過庖師,他的治國之策多從飲食中悟出。這飲食,講究用料、火候,以及香味色形觸,而治國,重在用人、時宜,以及士農工商類……”這位少年突然停下,隨即迅速站起,立馬轉身而跑,跳了下去!

這一連串的變故,還未等公子反應過來,須臾之間,那少年已經消失不見了。公子不明所以,呆若木雞,好一會兒才想起要救人,忙呼僕從從地席上扶起自己,卻見他神情緊張,以致站立不穩,未及穿鞋,就踉蹌著跑到河邊,向著河裡大聲疾呼:“慶軻,慶——軻!”水面上那個哪裡還有什麼人影?!公子跺腳大哭,急促地呼叫僕從們:“快,快……快給我下去救人!慶軻要是死了……你們也別上來了!”

第三回 祓禊沐浴

原來這落水的少年叫慶軻。公子在岸上頓足捶胸,僕從中早有三個會水的站了出來,立時*去鞋,“撲通通”地跳入了水中。附近眾人,聽到動靜,紛紛聚攏來,更有人大叫:“有人落水了”。

“咦?”水中情形變化之快令公子疑惑了,見那慶軻已浮出水面,猶如蛟龍,又若飛魚,奮勇向前,幾個僕從遠遠落在後面。“慶軻諳熟水性?那他為何要跳河?”公子正納悶間,已見慶軻奔向了前方正要消失的漩渦,一個猛子紮下去,迅即露出上身來,而手臂中此刻已然託了一個孩童。慶軻右臂托住孩童的背腰,左臂奮力划水,迅速向岸邊靠攏,後面的僕從這時方才趕到,擁著慶軻上了岸。

岸邊一個小女孩正兀自站,目光呆滯,看到那孩童被報上岸,才戰慄顫抖地奔過來。慶軻將孩童放下,那孩子好像才從驚恐中回過神來,先是咳了兩聲,繼而大哭起來。慶軻嘴角含笑:這孩童沒嗆水。

遊人很快集聚過來。“孩子,孩子,我的孩子——”一對夫婦撲倒在地,抱著孩子拍背撫胸,待見到孩子沒事,又轉為責備:“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到水邊去。”旁邊的小姑娘怯怯地說:“我們塑泥人,哥哥去河邊舀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聚在那落水孩子身上,沒人在意她在說什麼。看著懷裡的孩子眼露恐懼,那婦人又心疼地邊抹孩子的淚水,邊哄道:“好了好了,下次不要去水邊,就不會有事了。娘在這裡,沒事了,沒事了。”那男人也愛憐地為兒子脫去溼衣,拎起自己的下裳給他擦乾身體。圍觀的人七嘴八舌道:“這孩子真是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