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素質的靈魂,蔣先生為之傾倒,實為人之常情。 中國人民八年抗戰,蔣先生也熬過五載暗戀之苦。 翻開一封封真摯情書,愛情二字銘刻於字裡行間。 “我對政治活動再無任何興趣了。如果我這一生中有什麼敬佩的人的話,您,我的愛人,是唯一的一位,早在廣州的時候,我便託人帶信給你的哥哥姐姐表達了我的願望,但杳無音信。那時,這可能是因為政治關係。現在,我已隱居在這個山地荒野之中。我感到自己已被整個世界所拋棄,充滿了絕望。回想起在前線所經歷的數百次戰鬥和我自己的那種英雄主義,我只感覺到那種所謂的功績不過是一場夢幻。然而,你的天資、美麗和品德卻使我永遠難忘。唯一的問題是,我的愛人如何看待我這個已被世界拋棄的退伍計程車兵。” 兩個“唯一”道出來的哪怕就是那麼一瞬間的感觸,也是純潔的,也會令人為之動容而流下感到的熱淚。人之真摯的情感,哪怕只是瞬間,也是瞬間的讚歌,也是詩一般心靈的美景。 蔣介石與宋美齡的愛情,應該是真心的,有宋美齡的日記為證:“他那對閃亮的眼睛告訴我:他是個英雄相比之下,遠比我二姐夫(孫中山)英俊。” 蔣介石是個武夫粗人,哪裡能夠譜奏出愛情的美妙音符來的。愛情的音符多麼美妙,有田園牧歌式的,也有疾風驟雨式的;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有沙場上生死相依的絕唱。蔣介石要來個怎麼樣的呢?他不知道,除了情書,總該有一些別的點綴吧。 蔣介石戀愛,從來沒有如此用心過,為了成功,他求教於老師陳布雷。蔣問:“第一次約會的地點,是在南京好,還是上海好?”陳答:“敝人愚見,南京、上海皆不好。”蔣不解:“這是為何?”陳說:“蔣先生坐鎮南京,召宋女士來見,有擺大丈夫架子之嫌。”“那你說放在哪裡合適?”“江蘇鎮江焦山,按路程計算,蔣先生主動往上海走了100裡,宋女士往南京近了200裡。大丈夫架子放下了,宋女士的主動熱情又發揮了出來。”“妙、妙、妙!” 妙在何處呢?宋老夫人作了精闢的詮釋:“鎮江古稱‘京口’,‘金口玉言’嘛,蔣先生的婚姻承諾一定十分可靠。‘焦山’,如膠似漆,預示你們一輩子恩愛。豈不是好風水?” 金口玉言,如膠似漆,果真如此嗎?婚後不久,蔣介石的紅粉知己陳潔如掀起一場場春閨風雲。蔣介石的花邊新聞不斷,竟令宋美齡氣得兩度遠走異國他鄉,還曾經上演了一場“捉雙在床”的鬧劇。 愛也愛過,恨也恨過,或許時間使昔日的愛憎淡然逝去。 逝者如斯夫,當年中國的第一夫人給世人留下什麼印象呢? “故總統蔣中正夫人宋美齡女士,資賦穎秀,維四嶽之通靈;才慧雙修,隨百花而誕降。早歲負笈遊美,卒業麻州衛斯理女子學院,學貫中西,超群拔萃;相夫弼政,瀝膽披肝,歷經開國、靖難、剿共、抗戰、戡亂等諸役,尤以西安事變,蹈危履險,深入虎穴,厥績至偉。抗日戰爭期間,周旋壇坫,應邀赴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演講,蜚聲海甸,鞏固中美邦誼,終至勝利。出席開羅會議,確保我國領土完整,盛譽揚輝,貢獻至巨。為我國空軍建軍,展布新猷;創辦華興育幼院,施愛遺孤;成立中華婦女*抗俄聯合會,恢弘婦權;籌設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澤惠群民。終其生平,跨歷三世紀,惠愛在朝野,簡冊留芬,允垂世範。上青歸真,殊深軫悼,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崇念懿德之至意。” 人已辭世,後人褒貶,自有幾分之真吧!但其奇異之戀情,世人定有記述,以慰其在天之靈。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漢民變民
第十三章 漢民變民 宋美齡到底不是平常的閨閣之女,她的婚事,另有一段小插曲。當年宋家為小女兒美齡的婚事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大姐宋靄齡贊成,而大哥宋子文完全不同意。儘管宋氏姐妹獨立性極強,而且追求解放。何故宋美齡的婚姻如此落伍呢?這當然有宋美齡的用意。蔣介石畢竟是個大人物,光憑宋美齡個人之力難以管束,她要藉助家族的力量,就應當表達“孝”意,再則又可揣測蔣介石的誠意,此舉何樂而不為? 在這次家庭會議上大家還提出了很多問題。用中國社會的標準來衡量,作為一個大兵,蔣介石是屬於傳統的低層次的人,此外,他結過婚除非他可以證明已離婚。隨後,宋老夫人又聽到了一些有關蔣介石生活中的其他女人的傳言。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蔣介石不是基督徒。 由於宋靄齡出於自私的努力,宋家的防線只剩下最後一道,是否準備做一名基督徒?蔣介石象往常一樣微笑著說,他將盡最大努力並準備研究《聖經》。但他不能事先做出許諾,表示要試一試。 宋老夫人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