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殿下,敬請放心,朕已經命令呂宋都護開始遣返戰俘,想來此時第一批十萬人已經在呂宋登船了。希望貴國也儘快履行條約。”劉軒在將傳國璽交給符寶郎收好後,對著修奈澤爾微笑道。
“感謝陛下的諒解,外臣已經將條約傳回國內,帝國不久後就會向貴國轉交領地,布列塔尼亞帝國與中華聯邦世代友好、友誼長存。”雖然這個訊息不能不說是個好訊息,但是此時的修奈澤爾反而是不那麼著急了,畢竟,即使是使用軍艦來運輸,要想將六十多萬的戰俘運送回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到的,想當初布列塔尼亞可是分了三個批次才完成八十萬人的部署,現在雖然沒有了那些佔地方的武器裝備,但也需要不少時間。不過既然條約已經達成,那帝國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相比EU此時也不敢趁火打劫了,落井下石是一碼事,要是把自己也陷進去就是另一碼事了。沒有了最顧及的中華聯邦和EU兩個超級大國的武裝干涉,帝國就可以從容不迫的收拾掉編號區那些暴徒了,哪怕他們背後有中華聯邦和EU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援。
所以,看著卡諾妥善的收好那份劉軒蓋上了玉璽的條約文字,修奈澤爾也從容的向劉軒告辭,連夜飛回了潘德雷肯。
第三十四章 影響
修奈澤爾帶著墨跡未乾的條約如釋重負的飛走了,謝絕了劉軒禮儀xìng的挽留,好像是不願在洛陽這個布列塔尼亞幾十年來首次折戟沉沙之地在多留片刻,在參加完劉軒在上林苑海晏堂舉行的秘密歐式歡送酒會後,當晚就搭乘布列塔尼亞的皇家專機直奔潘德雷肯而去了。
隨著修奈澤爾的離去,《洛陽條約》也開始進入實際履行階段,按照預先規定將由雙方一起公諸於世,不是布列塔尼亞不在乎面子和國際形象,當初修奈澤爾就提出雙方以密約形勢達成條約,但是很明顯這樣完全不符合中華聯邦利益,剛剛大獲全勝的聯邦怎麼可能接受這種意在保留對方面子的意見,劉軒當初之所以同意總參和樞密院的意見放開手腳在呂宋和布列塔尼亞來此全力出手,一個重要原因不就是向國內外的不友好勢力示威,進行一次徹底的武力威懾,牛逼哄哄的布列塔尼亞幾乎舉傾國之力而來也被聯邦一把按倒在在呂宋的沙灘上胖揍了一頓,那爾等能否擋住聯邦一擊之力?所以在聯邦尤其是劉軒的堅持下,條約中公開寫明:布列塔尼亞帝國必須為侵犯中華聯邦公開道歉!
27rì,剛剛返回國內的第二皇子、原外務大臣修奈澤爾·EI·布列塔尼亞就在查爾斯皇帝的力排眾議之下被任命為帝國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布列塔尼亞帝國宰相!成為了布列塔尼亞僅次於皇帝的第二號實權人物,而原先的內閣諸大臣則因為承擔戰爭失敗責任而被罷免,特別是原軍部大臣,畢竟戰爭失敗不可能是皇帝陛下的責任,為尊者諱,那就只能是你這個直接領導的責任了。
而修奈澤爾在剛剛完成就職典禮後,就按照條約規定的內容,在彭朵拉宮的帝國大廳中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了布列塔尼亞和中華聯邦成功簽署《洛陽公約》,雙方結束戰爭狀態,互相遣返戰俘,並就布列塔尼亞帝國的行為對中華聯邦及其人民造成的傷害表示真誠的歉意。
原本由帝國內務大臣召集而來媒體則都是一片譁然,雖然在今天得知修奈澤爾連夜從洛陽飛回潘德雷肯後,全世界就知道布列塔尼亞和中華聯邦的和談肯定出現了重大情況,不是談判破裂就是和談達成,否則修奈澤爾這個全權特使怎麼會突然就回國了。但是真實情況永遠超出了世人的想象,媒體們沒想到布列塔尼亞居然如此利索的承認失敗甚至屈膝認錯,雖然修奈澤爾沒有當場宣讀條約的具體內容,但是從布列塔尼亞被迫由宰相進行公開道歉的舉動來看,恐怕布列塔尼亞絕對是損失慘重,甚至喪權辱國也很有可能!
但是當反應靈敏的記者爭先恐後的詢問條約具體內容的時候,修奈澤爾已經直截了當的宣佈釋出會結束,然後絲毫沒有理睬身後瘋狂追著發問的記者,在侍從的護衛下從主賓門離開了釋出會現場。對於修奈澤爾而言,若不是中華聯邦手中還有這大部分戰俘,帝國不得不按照規定履行條約,必須要有重量級人物公開道歉,否則他是絕對不願意在剛剛成為帝國宰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向中華聯邦屈膝。所以面對那些刨根問底的媒體他會理會才是怪事。
記者們在拂袖而去的皇子宰相那裡碰了一鼻子灰,甚至有幾個過於放肆的記者被彭朵拉宮的宿衛給直接扔進了彭朵拉宮外的護城河裡清醒清醒,讓冬天清冽的河水幫助他們認清楚了自己的分量。所以各個媒體機構就只能從事件另外一方獲取想要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