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第一章 潘德雷肯的會議

漢歷2211年,潘德雷肯。

潘德雷肯,即Pendragon,意為“巨龍”,古代不列顛軍事統帥的稱號。皇曆1813年,都鐸王朝王室絕嗣,布利塔尼亞公爵裡卡多·馮·不列顛繼位,史稱布利塔尼亞一世,國家制度由王制改為帝制,國號也改為神聖布利塔尼亞帝國,以先祖阿爾溫一世即位之年作為帝國皇曆元年。初始都鐸王朝在不列顛公爵幫助下逃亡北美新大陸,不過是在東海岸的新英格蘭擇都立國,在布里塔尼亞公爵獲得帝統後,幾易其都,最終在幾十年前遷都到了這新大陸的西海岸,在加利福利亞灣北部沿岸重建了潘德雷肯。

說起來當年的大不列顛群島就是凱爾特人的家園和國度。後來凱爾特人被渡海而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趕出了家園,除了少數幸運的人可以得以保全外,不列顛諸島上原先的居民凱爾特人幾乎滅絕,倖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淪為奴隸。這過程中的一位部落將軍的英勇事蹟,再結合了凱爾特傳說中的三個英雄人物,在歐洲傳講,終於在後世成就了那位著名的亞瑟王的傳說。而布列塔尼亞公爵就自稱是亞瑟王的後裔,無論這是真是假,布列塔尼亞皇室應該都有凱爾特人血統不假。那這就十分有趣了,在盎格魯撒克遜人滅絕凱爾特國家十幾個世紀以後,凱爾特人竟然又以另外一種方式奪回了統治地位,這可真是歷史的一種幽默啊!

潘德雷肯位於加利福尼亞灣的北部沿岸,雖然天然氣候條件不甚理想,但是地理優勢明顯,既臨近海岸,交通方便,又有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墨西哥的遮護,使得敵人不可能從海路直接攻擊到首都要地(R2中的達摩克里斯那是飛空浮游要塞),而環境也是可以人工修飾的,所以自遷都以來,布里塔尼亞經過幾代皇帝的大力修建,潘德雷肯已經成為一個人口上百萬的大型都市了,雖然還沒法和中華聯邦首都千年洛陽、EUzhōng yāng議會所在地巴黎這樣的歷史名城、千萬人超大都市相比,但也不遜sè於一般的城市了,而且因為是在完全空白的白紙上勾勒藍圖,潘德雷肯反而更有一種整齊的風景。

這十幾年來的布里塔尼亞在第98代皇帝查爾斯的領導下把拉丁美洲變作九個殖民地之後,就開始了對EU的反攻,自從歐洲大革命以後,逃亡到新大陸的都擇王室和之後的布列塔尼亞皇族就成了EU眼中的封建餘孽,幾百年間雙方也一直是保持著敵對關係,即使因為新大陸的物產而保持著一定的經濟往來,也絲毫不能改變雙方世仇的狀態。

只不過之前布里塔尼亞只能算是新大陸上的一個普通國家,而且是個因持續宮廷鬥爭和叛亂頻發而疲敝的國家,頂多算得上是地區xìng強國,和EU這樣的世界xìng超級大國師無法抗衡的,但是對布列塔尼亞幸運的是,那時的EU最大敵人可不是布里塔尼亞,而是稱霸整個亞洲雄踞東方上千年的另一個君主制國家——中華聯邦,如果說布里塔尼亞還算是如歐洲人的話,那中華聯邦這個世界霸主即是黃種人,又是君主制,到後來竟然還實行的是資本主義最大的生死仇敵——**制度!再結合EU國內的民情等內部因素,所以布里塔尼亞才沒有被EU來一次“舉全國之兵”攻滅,反而在對付中華聯邦的問題上多有合作。

如今自查爾斯尚未以來,一掃布里塔尼亞的頹勢,而且藉助“血之紋章”事件,清空了國內的保守勢力,大力發展經濟、科技,藉助著EU和中華聯邦這兩個世界兩極不斷衰落的大勢下,在佔領美洲大陸後已經成為可以和兩者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成為了世界第三極。所以布里塔尼亞在六年前率先發動了對EU的逆襲,試圖從非洲開啟一個進攻EU的缺口,以避開EU佈置在歐洲大西洋沿線的森嚴防禦體系,再加上南非這個產金地的黃金,所以就向南非發動,可惜布里塔尼亞小看了南非對於EU那幫資本財團的重要xìng,結果被EU優勢兵力給趕下了大西洋。使得布里塔尼亞這次沒有向之前那樣獲得多少戰爭紅利,反而賠了不少。

不過這也沒有對潘德雷肯的rì常造成什麼影響,貴族照樣高人一等,平民還是生活安逸,來自九個殖民地的財富不斷地充盈著帝國還有民眾的腰包,所以現在帝國上下無論貴族還是平民對現任第98任皇帝(我擦,兩百年曆史換了九十八個皇帝,太瘋狂了吧)的擁護程度都是極高,軍隊有軍功,民眾得福利,貴族更是可以在殖民地作威作福,大發橫財,對比一下之前的國家和生活狀況,還有什麼不滿的呢。

而被譽為布列塔尼亞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皇帝的查爾斯就住在潘德雷肯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