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實心包子。
嫁妝單子上,只寫著田氏給她準備的那些嫁妝。
呂氏和其他人送的,都沒有寫上去。唐秋月板著手指頭,一一地說著。
嚴之初沒想到,
這才三日,要是自個兒是個忘恩負義的,準拿了她的嫁妝讓她去牆角哭去。
“呼……跟誰都不能提,爹孃他們都不許,說了我就把你一個人扔到角落裡去,還不給吃的!”嚴之初兇巴巴地說道。
“噗嗤,相公,你不像那種人……”唐秋月笑著說道。
這對新夫妻在馬車裡,人越靠越近,心也越靠越近。
進了李府,丫鬟去通報了。“夫人這會兒正在忙著呢,這都月末了……”言下之意,不方便見。
“勞姑娘跑一趟了,我和內子就在這給夫人磕個頭了……”說完,跪地磕頭。唐秋月也學著樣磕著。
李二夫人照例賞下了不少東西。
“你這實心的,磕頭還能磕青了,又沒人讓你下死力地磕……”嚴之初拉過唐秋月,給她揉揉額頭。“這些個東西,可有喜歡的?”
唐秋月搖搖頭,只是又被嚴之初抓住了。“別動,揉揉散……那我隨便給你挑個幾件首飾,其他的都給娘他們了。”
第 134 章 上樑拋饅頭
過了農忙,呂氏去保國寺挑了吉日,好上樑。
房頂有梁,家中有糧,房頂無樑,六畜不旺。足以可見,上樑的重要。命根子。
早在去一個月前,唐大山就跟夏木匠等十幾人一道進了山去,進山去選梁木。
梁木,必須是杉木。杉木作梁,既不易腐朽,又少受白蟻蛀食。這房子一住就是幾十年的,必須得耐久。
梁木,要選筆直參天,枝繁葉茂的杉樹。樹齡倒不是越長越好,應是不長不短,合適就好。樹形要從下到上大小盡量一致。所選的梁木,四周要長有許多小杉木,越多越好,寓意著多子多孫。如果是獨木一根,則其他的都對上了,也不能選用。
好兆頭,好盼頭。
唐大海將選好的梁木,繫上紅布。
砍伐梁木的時候,不能破壞周圍的小杉木。
“大家夥兒推著點兒,要往這個方向,南方,要往南方倒!萬萬不能朝其他方向倒的!否則就白費了功夫了……”夏木匠大聲喊道。
“好咧……”齊齊應道。
一斧頭一斧頭地砍樹了,快被砍斷了,就由一個人朝著一個方向砍。
“感覺差不多了,朝著南方推推看,能不能推倒了……”
又砍了一斧頭,“轟……”
“行了,正對著南方……”夏木匠很是滿意。“大海兄弟,這紅包有沒有準備好?”
“喏。在這兒呢,你要是不提醒我,我還不知道有這講究呢……”唐大海掏出紅包,放在手掌上。
“放在這樹樁上吧……”唐大海依著吩咐,將紅包平放在樹樁上。
十幾人合力抬了梁木下山,浩浩蕩蕩地往山下走去。
招寶山的外圍,沒有合適的杉樹,很多時候。都得進了裡山,才能挑到合適的。而梁木又馬虎不得,是以,一般都是十幾人進山找梁木。
呂氏早在院子裡準備好了,飯菜,等著唐大海等人的歸來。
酒足飯飽,呂氏一個個地給了紅包,送了他們出門。雖說包得不多,但是還是很客觀了。一個紅包包了五十八個銅板。
連動工制梁的那一天,都要挑選吉日,夏木匠要先點三支香。再放二響鞭炮。才能開始製作。
夏木匠砍掉梁木的前後部分,只留下中間。在制梁的過程中,是不允許人從樑上跨過的。
是以,近些日子,呂氏跑保國寺倒是真的勤快,香油錢也貼了不少。這選梁、制梁、祭梁、上樑都得選日子。
祭梁。是上樑前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工匠們將兩端掛上紅綢的正樑抬進新屋堂前放置好。
呂氏在供桌上早早地擺上了祭品。 ;供桌上擺著豬、魚、雞、鵝、蛋、豆腐、香燭等祭品。豬是“全豬”有些人家,就用豬頭一隻,豬尾一根,意即全豬。唐大海家倒是實實在在地一頭豬。 ;畢竟,可能這一輩子就這麼一次了。唐大海倒是慎重得很。
這祭品早早地開始打算了,深怕漏了什麼。倒是跑村裡問了好多懂規矩的老人。
祭品上,用黃紙貼了一副對聯,上書“上樑欣逢黃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這是祭梁常用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