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4日晚7點30分,全大隊出動所有的伊16夜襲巴達霍斯機場!”

聽完林俊講話的飛行員們都歡呼起來,他們都有夜間遠端奔襲的技術和經驗,轟炸技術也是過硬,只要計劃合理完善,夜襲是極有可能會取得成功。而且從當時的飛機技術水平來說,夜間轟炸的難度極高,事實上有過的夜間轟炸成功的例子也很少,這會出乎叛軍的預料。

整個馬德里機場都為大隊長的決定動員起來,機場總指揮格朗其提供了最為詳細的航空圖和地理座標,資料裡甚至有巴達霍斯機場的完整平面圖。在機場醫院的病房裡,林俊、安德盧普夫、雅科夫和三個中隊的中隊長制定了完善的攻擊計劃和攻擊線路。

由於這次突襲的距離較遠,已經接進伊16戰鬥機的攻擊半徑極限,所以當機群回航時將沒有做過多糾纏的油料,這就需要有其它的飛機接應。

接應的任務就交給了雅科夫,到時他將率領留下的十架伊15,在位置靠近馬德里150公里處的地方接應空襲機群。駕駛兩架掛載照明彈的先導機的是林俊和科別茨,其它的伊16臨時編為兩個攻擊中隊,分別由謝爾蓋和扎伊採夫帶隊。

全部炸彈已經掛裝完畢,扎伊採夫中隊的十架飛機掛的是200公斤級的燃燒彈,而謝爾蓋中隊的12架伊16腹部的都是200公斤級爆破彈。整個空襲部所裝載的航彈加上各自的機炮機槍火力,夠弗朗哥喝一壺的。

7點30分整,林俊第一個駕機起飛,所有伊16騰空而起,飛向茫茫夜空。

這次飛行將採取半程無線電靜默,在發起攻擊前所有飛機都不許發出通訊,其它23架飛機將由林俊這架先導機作為引導。在林俊飛機的背部有一盞航行燈,其它飛機將以它為引導標誌,而其它飛機的所有航行燈都是關閉的,以防止被地面人員觀察到。

飛機編隊在只有少量星光的漆黑夜空中飛行而不開航行燈是非常危險的,這對飛行員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是一種考驗,而且這次的奔襲單程就需要一個多小時,這要求所有飛行員時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結合上面幾方面的特點,這次夜襲的難度可想而知,這不是一般的飛行部隊能做到的,但林俊的手下都是最優秀飛行員,他們根本不懼怕這些困難。

機群一直將高度保持在4500米的高度,而林俊的飛機位置稍低一些,為的是讓其它飛機看到唯一的那盞航行燈。

漆黑的夜空中只有這一盞燈發出著一閃一閃的光亮,飛行員們透過座艙玻璃只能看到附近飛機的輪廓,耳朵裡聽到的除了發動機的轟鳴外,其它的什麼都沒有。

林俊一直注視著自己的儀表盤,對照著航空圖做出標記。今天的飛行讓他想到了當年在楚科奇海上的夜間救援行動:一樣的黑夜,一樣的單調。但也有和那次不同的地方,今天他的背後有將要和自己一起去為犧牲的同志和死難的西班牙人民復仇的戰友,今天的林俊不再是獨自一人。

夜很黑,但還能看到地面上一些地理座標的輪廓,那是小小的山丘和一個個發出淡淡燈光的居民點。對照航空圖上的指示,林俊知道自己的航向沒有偏差。

對於飛機夜航這一項,林俊一直都非常有天賦,他有非常強的方向感,加上有航空圖和儀表的幫助,迷航對他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才自告奮勇的擔當起領航機的重任。

一個多小時後,林俊看到遠處的一大片燈光:巴達霍斯就在眼前!

狂妄的弗朗哥叛軍和德意法西斯根本沒想到:竟然會有飛機敢在這個時候前來空襲!所以根本沒在巴達霍斯實行燈火管制,而城市的燈火成為夜襲編隊最好的“領航員”。

按照巴達霍斯城區的位置,林俊已經確定了機場的位置,修正自己的航向後緩緩的降低著飛行高度。後面是緊緊跟隨的攻擊機群。

高度300,距離不到5公里時林俊打破了無線電靜默:“全體注意,我是大隊長安德烈。按照原定計劃速戰速決,不可戀戰。全體攻擊!”

“明白!”耳機裡傳來飛行員們的回答。就在同時,林俊和科別茨的飛機開始爬升,而其它飛機開啟了航行燈,各自按照事先的計劃撲向預定目標。

巴達霍斯機場和和平時期一樣的燈火通明,自從叛軍佔領這裡後,就不斷的有德國和義大利援助的飛機和飛行員進駐。雖然在10月1號從這裡出擊的飛機遭遇了慘敗,當天出擊的54架飛機只回來6架,但有著源源不斷補充的叛軍現在又在機場集結了40多架戰鬥機和30架轟炸機,把不大的機場塞的滿滿的,打算過幾天轟炸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