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進紅丸弒上事否?〃 康有為:〃我乃一忠臣也!〃 為了表明自己不可能殺皇帝,康有為把皇上賜密詔一事說了。 濮蘭德:〃我領事固知君事忠臣,必無此事,且向知汝之聯英惡俄,特令我 以兵船救君,可速隨我下輪,事不可遲,恐上海道即來搜船。〃 康有為跟在濮蘭德身後下了〃重慶〃號,濮蘭德的駁船將康有為轉移到停泊在吳淞口外的另 一艘英國輪船〃皮瑞裡〃號上去了。 至此,康有為基本上安全了。 一個千載難逢的升官機會就這樣從上海道蔡鈞的手掌上飛走了,不但如此,他將面臨的是慈 禧〃暴跳如雷〃的處罰。 康有為開始痛哭了,濮蘭德勸了半天才止住。他哭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為自己的身敗名裂而 哭;同時他從慈禧的電報上推測,皇上肯定被慈禧殺了。 〃皮瑞裡〃號在吳淞口外停泊了兩天。在這兩天裡,康有為不停地寫信。給朋友寫,請求他 們救自己的家人;給家人和學生們寫,讓他們趕快避難。他想跳海自殺,和皇上一塊死,因 此留下一封遺書,他想到了地獄、天堂和佛家: 吾專為救中國,哀四萬萬人之艱難而變法以救之,乃蒙此難。惟來人間世,發願專為救人起 見,期皆至於大同太平之治,將來生生世世,歷經無量劫,救此眾生,雖頻經患難,無有厭 改,願我子弟我後學,體吾此志,亦以救人為事,歲經患難無改也。地球諸天,隨處現身, 本無死理。至於無量數劫,亦出救世人而已,聚散生死,理之常,出入其間,何足異哉?到 此亦無可念,一切付之,惟吾母吾君之恩未能報,為可念耳。《康南海先生墨跡》 ,《戊戌變法》(一),第409頁。 在準備跳海自殺的時候,他還作了首詩: 忽灑龍■翳太陰, 紫薇移座帝星沉。 孤臣辜負傳衣帶, 碧海青天夜夜心。康有為:《康南海自編年譜》,《戊戌變法》(四),第162~16 3頁。 康有為沒有跳海。他沒有死。 9月29日,英輪〃皮瑞裡〃號到達香港,康有為徹底脫險了。 康有為最積極和忠實的追隨者梁啟超也在洋人的掩護下脫險了。 掩護梁啟超的是日本人。 21日,在京城一片步軍搜查的馬蹄聲中,梁啟超和譚嗣同商量著怎樣救康有為。譚嗣同建 議去求日本公使,讓日本公使給駐上海的日本領事發電報,設法掩護康有為。梁啟超趕到 日本使館求見日本代理公使林權助時臉上〃顏色蒼白,漂浮著悲壯之氣〃。他請求日本人救 中國的皇帝。說完了,到街上去觀察動靜。步軍此時已斷絕交通,盤查所有行人,滿街殺氣 騰騰。他終於只有又跑回日本使館。當夜,他在日本使館留宿。 第二天,譚嗣同來日本使館看他,勸他逃亡日本。而說到自己時,譚嗣同表示〃自己決心一 死〃。他把自己詩文辭稿數冊以及家書交給了梁啟超之後,便又回到自己的住所去了。 步軍們已經注意到日本使館裡的不正常。於是,日本代理公使林權助立即派正在北京的日本 駐天津領事鄭永昌陪同梁啟超化裝出城。至於他們到底化成了什麼樣,史書沒有記載,但可 以想像化的絕對不是一般的裝,因為他們竟然瞞過了佈滿城門的步軍官兵們的眼睛。 梁啟超在天津徑直上了日本人的軍艦,軍艦直接開往了日本橫濱。 梁啟超在《去國行》中描述了他逃亡時的心境,行文仍有騷體美文之風: 嗚呼,濟艱乏才兮,儒冠容容,佞頭不斬兮,俠劍無功,君恩友仇兩未報,死於賊手毋乃非 英雄,割慈忍淚出國門,掉頭不顧吾其東。梁啟超:《去國行》,《飲冰室合集· 文集之四十四》。 10月24日,康有為從香港到達日本。帝國的知識分子中的〃造反派〃雲集日本,使日本 成為顛覆大清帝國政權的大本營。 此時,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革命黨孫中山也正在日本招兵賣馬。 早在1895年,孫中山和康有為就聯絡過。那時孫中山正在準備廣州起義,他派陳少白到 上海去找康有為。陳少白正好和康有為住在了一個客棧,僅僅一房之隔,於是孫中山的特使 和康有為有過一次〃頗歡〃的談話,談的全是如何推翻帝國政府之事。但是,孫中山在廣州 起義失敗,他成了朝廷通緝的〃要犯〃,而眼看著就要受到皇帝重用的康有為立即和革命黨 疏遠起來,因為他害怕〃革命黨株連,有礙仕版〃。至於現在孫中山有意與康有為合成一股 力量時,康有為的回答讓孫中山吃驚不小:〃今上聖明,必有復辟之一日,餘受恩深重,無 論如何不能忘記,惟有鞠躬盡瘁,力謀起兵勤王,脫其禁錮瀛臺之厄,其他非餘所知。〃 馮自由:《戊戌前孫康二派之關係》,《革命逸史》初集,第48~49頁。 康有為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忠實的〃保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