輩子和戰爭打交道的人,李秉衡不可能不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縱然他 有千般雄心,萬丈豪情,也抵擋不住聯軍的槍炮。即使假定他對自己和自己的官兵以及跟隨 他的義和團的農民們,抱有隱約的希望的話,他也知道他的出征凶多吉少。他知道戰場不是 遊戲場。僅憑迎著踏入國土的外國軍隊而上這一點,他的身上張揚出了一股民族血性。況且 他所說的〃能戰始能和〃,確是真理。如他所料,他帶兵迎敵之後便不得已而潰敗,他在完 全有條件逃亡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而他的自殺和裕祿的自殺又是另一種境界,從這一點上 看,這個東北漢子的性格令人神往。 李秉衡到達京城的最嚴重的後果是導致慈禧重新建立了與聯軍繼續軍事對抗的信心,使剛剛 出現的可能避免戰事擴大的希望最後完全破滅了。 慈禧給各國元首發出的電報終於有了迴音,回電來自紐約: 美國總統向中國皇帝致意: 我已收到陛下7月19日來函,欣悉陛下認識到,美國政府和人民對中國除了希望正義和公平 之外別無他求這一事實。我們派軍隊到中國的目的,是從嚴重危險中營救美國公使館,同時 保護那些旅居中國並享有受條約和國際法保證之權利的美國人的生命財產。已向貴國派遣軍 隊的所有國家都公開了同樣的目的。 我從陛下的信中得知:那些擾亂中國的和平、殺害德國公使和日本使館成員、現仍在北京圍 困著那些倖存的各國外交官的暴徒們,不僅沒有得到陛下的任何贊助和慫恿,而且實際上是 對皇權的反叛。如果是這種情況,我最鄭重地促請陛下政府: 1�公開證實外國公使是否還在世,如果還在,他們的現狀如何。 2�讓各國外交使節直接、自由地與各自的政府取得聯絡,排除威脅他們生命和自由的一切 危險。 3�使中國的朝廷與援軍保持聯絡,以保證在解放公使館、保護外國人以及恢復秩序方面彼 此合作。 如若這些目的均告實現,本政府相信,對於和平解決這次###所引起的一切問題,各國將不 會存在任何障礙。同時,本政府在取得其他國家的同意後,將樂於以此目的為陛下進行友好 的斡旋。 威廉·麥金萊 1900年7月23日《百年書信集》卷一,侯書森主編,改革出版社199 8年10月版,第43頁。 就在美國總統的回電到達北京的時候,在慈禧的授意下,經過短暫的停歇後,帝國軍民對 外國使館的攻擊又重新開始了。   。。
鼓樓下的〃搶劫風格〃(1)
1900年7月14日凌晨。 在徹夜的槍炮聲中惶恐不安的天津居民突然明白災難來臨了。 破曉的昏暗街道上,人們驚慌失措,不知該往那個方向逃命,突然有人喊:〃北門開了!〃 天津居民和丟棄武器脫下軍裝的帝國官兵混雜在一起,向北門方向擁擠而去。 很快,通往北門的街道上湧出數萬男女老幼組成的人流。狹小的城門立即被擁擠的人流堵塞 了,像一隻瓶子被堵塞了瓶口。人流如同黏稠的液體一樣,流動漸漸緩慢起來。除了孩子尋 找父母的叫喊聲之外,所有的人都沉默著,彷彿害怕驚動了什麼,只是一個勁兒地朝前擠, 擠。 在黎明曙光的照射下,天津城的北半邊,密集地蠕動著茫茫一片由於驚恐而目光呆滯的黑色 眼睛。 聯軍官兵幾乎瞬間便從空無一人的南門衝進來,順著筆直空曠的街道向這座城市 的內部搜尋 。他們的眼前很快就出現一座高大的樓閣。聯軍夾雜有跟隨前進的中國教民,他們告訴聯軍 軍官,這個帝國的每一座城市的中央都有這樣一座樓閣,中國人一般管它叫做〃鼓樓〃。中 國樓閣的功能是:向居民報告時間,重大節日典禮的會場,詩人們登高賦詩的場所。樓閣是 城市的制高點,在這裡可以看見城市四面所有的街道和城門。 聯軍立即登上了鼓樓,他們看見了擁塞在北門方向的帝國軍民。 火炮、機槍和步槍瞄準。 聯軍開火了。 這是一個罕見的時刻。這個時刻曾經被帝國的逃亡倖存者、目擊的洋人記者以及聯軍官兵們 大量反覆地記載和回憶,白紙黑字散見出版於各個年代的各種中外史料中。大約的情形是: 第一排槍彈和第一發炮彈落在人流中,立即引發一片淒厲痛苦的尖叫。沉默的逃亡人流頓時 嘈雜混亂了起來。此後,每一排槍彈和每一發炮彈,都會擊倒一大片人,肢體的碎片飛上天 空,人流被槍炮驅趕著,前者僕,後者繼,屍體開始層層疊疊地堆積起來。救護中彈者的家 人剛剛彎下腰來,立即被人流衝倒,瞬間被踩得血肉模糊。女人們瘋狂地逆人流而回返,因 為她們的兒女丟失了;男人們拼死頂著女人的逆流,因為他們不願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