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向西門前進的命令,但是很快命令便修改了,命令他們直接向北門武力壓縮。 燃燒的房屋,燒焦的屍體和中國獨有的物件的怪味混合在一起,令人窒息。 1900年9月5日的《北華捷報》有這樣的描述:〃中國軍團第四連跟隨沃森上尉情願舍 命地衝過彈雨密佈的長街……一個士兵護送馱著彈藥的騾子來到火線上,當軍官們和騾子都 中彈身亡時,他卻仍然堅守自己的職責,不惜犧牲生命。目睹這一壯舉的歐洲人都說,應該 向這位中國士兵頒發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老照片》第二十一輯,山東畫報出版 社。 天津北門,一個悲慘的地方。 巴恩斯帶領中國軍團士兵到達北門的時候,所看見的情形肯定會令這些中國青年終生難忘: 屍體堆積如山,中國人的鮮血順著所有的街巷流淌著。在一個角落,一家老小緊縮在一起, 看上去他們如同一堆廢墟。天津城內的百姓大多數人受到了致命傷。一位自己已經受到重傷 的母親在屍體堆中徒勞地想趕走堆積在親人屍體上的蒼蠅,她頑強地這樣做著,根本沒有對 中國軍團計程車兵們看上一眼,因此這位中國母親也許根本無法想像她身後的這些〃洋兵〃 實際上也是些中國母親的兒子。 當天津城陷落的時候,那些隨著外國聯軍一起攻擊中國北方這座重要城池的中國軍團計程車兵 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他們的行動將導致國之都城北京面臨著巨大危機。而北京一旦陷落將 意味著整個大清帝國的失守。對於這一點,也許英國人十分明白,於是,天津結束後,英國 陸軍部特別設計了一種徽章作為中國軍團的團徽,鑲嵌在中國軍團士兵的帽子和衣領上:中 國的一座城門,城門的拱頂上用中文寫著〃天津〃二字。城門下方,寫有〃中國軍團〃字樣 。這四個字的上面,是〃天津〃二字的英文拼寫。 1902年,中國軍團的12名士兵被特別挑選出來,代表中國軍團到達英國本土,參加了 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加冕典禮。這些中國軍團中的優秀分子,一定是頭頂著一座中國城門受到 英國國王的接見的……想必這是所有來賓中獻給那個日不落帝國國王的最奇特的禮物。&nbsp&nbsp txt小說上傳分享

曬儀仗和玩電報(1)

北京城裡瀰漫著一股怪異的氣氛。 城門口大清早就有拉著箱包行李出城的大車,看樣子是怕仗打到京城,開始往鄉下挪窩了。 大車上坐著的少爺姑娘老爺太太們,連同趕車的把式一起,受到了百姓們放肆的嘲笑。所有 京城百姓的臉上都是一種蔑視的神態,連在城門洞子裡賣剛上市的西瓜的小販也都朝他們喊 :〃鬧塊沙瓤的帶著,大太陽天的,路上叫渴可找不到井!〃即使是住在皇城根窩棚裡的撿 破爛的老婆子都知道宣戰了,並且大致明白〃宣戰〃這個詞是個什麼意思,於是,大街小巷 酒樓茶館裡,京城平民議論起來都替洋人們擔心:看看,我說洋人們是瞎折騰吧?怎麼樣? 老佛爺火了不是?宣戰!不是鬧拳!武衛軍昨兒上去了,炮筒子水缸那麼粗!這下子,洋人 們真的玩完了! 逃亡的人寥寥無幾,都是些〃吃過洋飯〃的,或者家裡曾經有人出過洋的。這些人本來就生 活在進京的義和團的陰影之下,都在擔心沒準兒那一天被抄了家,而得到帝國宣戰的訊息之 後,他們在權衡了交戰雙方的力量後,得出了一種更加不祥的結論,於是決定轉移財產離開 京城。他們的舉動引起絕大多數官員和商人心裡暫短的不安。這些人雖然還沒有逃亡的念頭 ,但是也沒有絕對安全的信心。他們的全部指望都建立在這樣一個判斷之上:洋人究竟人少 力單,無論怎麼著,總不至於打到京城裡來吧?老佛爺不是也住在這兒麼? 帝國政府的《宣戰詔書》僅僅在京城裡引發了小小的波瀾,議論很快就無聲無息了,除了東 交民巷的炮聲依舊在響響停停之外,沒有再發生什麼新鮮的事。義和團們也似乎沒有剛進城 時那麼咋咋呼呼了,他們大都駐紮在廟宇裡或聚集在王公府邸裡,不少義和團的農民把手裡 的大刀扔了,開始做起了小買賣。京城裡一切如常。人們看到的是乍雨乍晴的天氣格外清朗 ,市場上的海產還在大量到貨,看來京津道上平安無事。新鮮的杏子也上市了,海子裡的荷 花骨朵已經綻出了粉紅。棚鋪的夥計們正忙著給大戶人家搭過夏天的天棚,今年的棚搭出了 新式樣,起著脊,上面蹲著吉祥獸,講究點兒的還有匾額,這邊寫的是〃盛世清和〃,那邊 寫的是〃普沐天恩〃。 但是,細心一點的人還是看出了一點不對頭。從甘肅開來的負責攻打使館的甘軍官兵開始在 街 上鬧事了,使館打不下來,於是開始騷擾百姓,平民和這些回回兵的拉扯爭執,成了京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