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帝國南方的大員們猜測朝廷的《宣戰詔 書》是否有效和自己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的時候,朝廷要求各省立即派遣兵力〃北上勤王〃 的聖旨到了。面對上面蓋有皇帝玉璽的聖旨,官員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對《宣戰詔書 》的表態只是態度,現在朝廷要讓他們行動了。帝國官場的常識是,官員可以貪汙、受賄、 腐化、墮落,甚至可以消極怠工,可以以私誤國,帝國的官場從沒把這些這些〃小節〃放進 官場道德的範疇中去;但是,自古以來,帝國的官場決不允許抗旨……〃旨〃這個漢字在 中國有一種威嚴的氛圍,它的含義已經超出了〃皇家文書〃的字面解釋,而成為〃不得更改 〃的代名詞。在帝國,是否〃遵旨〃是衡量一個官員是否〃道德圓滿〃的最基本的也是惟一 的標準。一個帝國的官員如果公開宣佈他要〃抗旨〃,不要說他的腦袋用不了多久就要搬家 ,就是周圍的人以及身後的歷史對他吐出的譴責的唾沫也會把他淹死。帝國南方的官員們正 為難的時候,李鴻章獨自一人給朝廷發去了一封電報……帝國兩廣總督李鴻章對朝廷要求各 省派遣兵力〃北上勤王〃的聖旨態度是:〃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羅■■ 《庚子國變記》,載《清代野史》卷一,巴蜀書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130頁。 這也許是上個世紀之交中華帝國政壇上最著名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歷史意義不僅是有效防止 了這個帝國內部###的蔓延和對外矛盾的升級;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帝國具有近代政治意 識的新型官員第一次在國家政治中顯示出鮮明的獨立性和抗爭性。 〃亂命〃一詞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政治術語,意思是所抗之〃旨〃是一個不真實的〃偽詔〃 ,因此不存在對帝國政府的反叛意圖……帝國南方的官員還沒有大膽到可以不加掩飾地與朝 廷分庭抗禮的地步。儘管如此,這個表態已經是開天闢地了。帝國南方的官員們獲悉李鴻章 的電文後信心大增,決心將帝國南方各省聯合在一起,抗旨到底。 至少在一百年前,在中華帝國的土地上,一個有趣的格局形成了,那就是:北官南商。 當乾燥荒蕪的北方黃土地上突兀地聳立起帝國的各種衙門的時候,當紅牆綠瓦下的皇家大道 上驕奢地橫行著帝國官員的八抬大轎的時候,當帶菜色的農民們拋田棄捨地聚集在京城的府 邸 中高喊〃扶清滅洋〃的口號的時候,當象徵著帝國威儀的皇家高大城牆在洋人的炮火中烈焰 騰空的時候,當能夠細數宮中秘史的京城百姓在烈日下眯著眼靜聽有關朝廷的最新傳聞的時 候,帝國的南方卻正細雨綿綿。連綿的細雨使帝國南方紅色沃土上的綠色植物一派生機盎然 。在木棉和棕櫚掩映下的城市裡,最高大的建築物是金融和現貨的交易場所,中外商人們的 汽車和馬車競賽似的風馳電掣,即使是最下層的農民也在道聽途說地打聽著目前大米的市場 行情和絲綢的出口報價,因為他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家的插秧和養蠶的比例。中國廣東自秦始 皇時始設郡,是帝國對外開放、貿易通商最早的地區。南朝時廣州已經是中國南部沿海的一 座重要的商業城市,到了隋唐,這裡又成為整個帝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唐代著名的〃通 海夷道〃便是從廣東始發,經過越南,過新加坡海峽到蘇門答臘、斯里蘭卡,再沿著印度半 島的西海岸直達幼發拉底河河口……這就是延續了上千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大清帝國中 期實施的閉關鎖國幾乎使帝國所有的沿海貿易口岸全部關閉,而廣州作為惟一的一個例外被 准許依舊通商,照樣買賣。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帝國每年透過廣州口岸進口的商品總值達 到8000萬兩白銀,即使在《南京條約》簽訂之後,帝國陸續對外開放了上海等口岸,可 廣州的貿易額仍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佔據著全國的首位。商品貿易導致的必然結果是近代工 業的崛起。1845年廣東出現了一批以造船業為龍頭的近代〃外資企業〃:英商的〃柯拜 〃、〃諾維〃、〃高阿〃、〃福格森〃,美商的〃和旗〃等等。而民族資本的隨即投入標誌 著中華帝國近代工業歷程的開始。1872年,在廣東,僅民族資本的絲廠便有二百家以 上,同時還有印刷廠、電燈廠和造紙廠等,城市工人總數達六萬人以上。更重要的是,帝國 的官方衙門開始插手工廠企業的建立和經營了……廣東近代洋務派官員開辦的廣州機器局、 黃埔船塢、輪船招商廣州分局等著名企業開了這個千百年來鄙視經商的巨大帝國的〃官商〃 之先河。 上海,世界著名的東方大港。它扼守江海咽喉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必將是世界貿易往來中的 一個重要連線點,商品貿易的巨大內在推動力強迫它必須成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