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了。 現在的帝國急切需要這樣一個人來收拾局面:於國於民有足夠的威望和與威望相配的資歷; 不會引起洋人們的反感,最好還在洋人那裡頗有面子;能夠得到南方各省那些心裡不痛快的 督撫們的支援和信任;懂得洋務並且有能力獨自處理棘手的重大問題;有與洋人周旋的骨氣 和膽量,能在議和中儘可能地維護朝廷的利益;能夠確保大清帝國主權的完整;當然,更重 要的是:對慈禧絕對忠誠,或者說,能夠確保光緒皇帝不捲土重來,維護慈禧的現實權力。 上述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 慈禧在帝國滿朝文武王公大臣中反覆選擇,最終還是認為能夠擔當此大任的只有一個人,整 個帝國現在只有這個人符合上述的一切苛刻條件,只要這個人肯北上,大清帝國的滿人天下 就能化險為夷了。 這個人就是漢大臣李鴻章。&nbsp&nbsp

一個重要人物的出場(1)

在中國近代史上,沒有哪一位帝國大臣像他一樣在帝國的歷史上佔據著如此重要的位置。他 對大清帝國曆史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帝國的國界。晚年的他更是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龐大帝 國的主樑,他的一舉一動不但決定這個帝國的國家命運,而且幾乎涉及整個世界東方近代 史的走向。翻開一部中國近代史,他的身影屢屢出現……沒有他的中國近代史一定是殘缺的 歷史,也是無法敘述的歷史。 同時,在中國近代史上,也沒有哪一位帝國大臣在死後招致到如此猛烈的、連續不斷的抨擊 。在1901年以後的中國,無論哪個歷史時期……從精明的政治家、到社會變革者,從記 載正史的文人再到傳播野史的平民……對他所持有的評價竟驚人地一致。這種一致如果之於 中國近代史中的其他歷史人物或歷史政治事件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人對李鴻章評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賣國主義者。 這位大清帝國重臣的巨大歷史罪責令人難以置信:中華帝國近代史上所遭受的一切災難、屈 辱和不公正,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他有生之年的所有日子裡,無時無刻地不在處心積慮地勾 結外國勢力和策劃卑鄙陰謀,他的所有行為和努力最終只有一個目的:把帝國的國土、財富 和臣民出賣給洋人。一句話,作為一箇中國人,他生為出賣自己的國家而生,死為出賣自己 的國家而死。 李鴻章無疑是近代中外歷史上最獨特的人物之一。至少在中國人的心中,這個人已經不是一 個〃人〃了。中國人把他從19世紀末的封建帝王、狡黠政客以及當時大清帝國的文化傳統 、政治現狀、經濟實力和國家執行機制等等內憂外患的因素中抽象和獨立了出來,變成了一 種民族感情符號或是一種國家政治形象,同時也就順便忽略了這個老頭兒當時為大清帝國所 擔任的最高官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帝國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相貌堂堂,滿腹經綸,機鋒敏銳,辭令巧善。他既傲慢清高又忠 誠仗義,既陰鬱狡猾又鋒芒畢露,既爭強好勝又忍耐寬容,既冷酷蠻橫又溫情脈脈……他將 東方人性格特徵中的所有特徵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這位帝國重臣的後半生正值大清帝國風雨飄搖地走向衰亡的時期,正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帝 制走向衰亡的時期。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出生於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1823年2月5日,字漸甫,號少荃 ,排行第二。72年後,他因為代表帝國簽訂《馬關條約》,致使中國市井流行〃楊三死後 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的對聯一幅。對聯中的〃楊三〃指的是當時剛剛病故的一名京劇 名醜,〃李二〃指的就是他。李家是〃耕讀之家〃,算不上貧寒,但也要整日為衣食忙碌。 他的父親是李家第一個出來做官的人。1838年,父親中了京城會試的一百一十二名進士 。報子來報喜的時候,他和他母親正在地裡鋤草,聽到這個訊息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父親初授予戶部,後長期在刑部為官,據說是個包公式的官員,但未見有特別過人之處。母 親是個典型的勞動婦女,沒有纏足。李鴻章當了大官之後接母親到官府享福,路上母親的大 腳露在轎簾之外,李鴻章覺得頗不好意思,悄悄把母親的腳塞進去,母親為此一直很不高興 。父親中進士兩年後,李鴻章中秀才,當時18歲的他心情很煩亂,認為自己已經長了鬍子 但卻一事無成,李鴻章有詩曰: 丈夫事業正當時,一誤流光悔後遲。 壯志不消三尺劍,奇才欲試萬言詩。 聞雞不覺先起舞,對鏡方知頰有髭。 昔日兒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為。《李文忠公遺集》卷六,第1頁。 詩雖寫得未見才情,但充滿〃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味道。青春傷感之後,李鴻章到北京 去和做京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