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裡諾爾湖也稱“答爾海子”,位於克旗西北部的貢格爾草原,這裡是一個國家級的鳥類自然保護區,應昌路就在湖區西面。212掛著2檔,碾著湖邊的青草在草原上勻速慢行,這裡有草原特有的一種寧靜與詳和,白色的羊群,黃色的牛群還有栗色的馬群像一片片彩雲,在綠色的草場上緩慢飄動,車子前方不時竄出幾隻受驚的百靈鳥,急扇著翅膀筆直的插上雲霄,偶爾經過幾個土洞時,一個黃影一閃就過,車子剛剛開過,就有一隻灰頭灰腦的“大眼賊”露出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
車子在應昌府路址前停下,四人下車,踏入這座百年古城。這裡曾經是北元的最後一個都城,但是是做為接納落荒而逃而逃的蒙古舊部而成為一座都城,它沒有大都北京的繁華之貴,也沒有上都的世襲之榮,即使它成為首都數年之後,尾隨而來的明軍又再次破城,應昌終得滅頂之災。
此時的應昌僅列殘留著元代的破城殘垣,還有近代所建的不多建築,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三三兩兩的人群也行走其中。
“我們到站了,可是咱想找的東西在哪裡呢?”王進發問,因為他著實想不出也沒辦法在這樣的一個廢墟是尋找到一個準確的藏寶點。
“應昌的東、西、北三面為群山環抱,好來河由西向東流入達裡諾爾湖。東北就是金朝的界壕邊堡,亦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為成吉思汗邊牆。應昌路古城所在的地理位置,猶如簸箕型,其開口向南面向好來河,背靠群山,這裡還有一個細節,元大都與上都路還有應昌路三個城市的中軸線剛好在一條直線上,這裡南面是草原北面是群山,我們沿著應昌城的中軸線向正北方向的大山裡尋找,也許會有發現!”呂方想了想
“你有多大把握?”王進問
“我沒有把握,但我相信直覺,北京老城的中軸線就是在元代正式成形的,古往今來在皇城中軸線兩側和延伸處都大有文章,應昌城很小,這裡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形成的地貌,地下全是花崗岩,我們不妨去延伸處的深山裡看看!”呂方提議
蒙古東山系為興安嶺和陰山餘脈,山勢平緩,但因為是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山上多生松柏樹木,車到山腳四人下車步行,走進群山。
“這裡好象是原始森林啊!”呂方感覺
“何以見得?”豆子問
“原始森林和人工林很好區別,原始森林是自然環境中生長出來的,林內樹木雜亂無章,地下灌木叢生,各種樹種交替橫生,樹木高高低低,同時樹上也有眾多藤蘿,就像是澳州產的美利奴羊身上的羊毛一樣,有種臃腫感;但是再生林是人工種植,樹林中樹木大多是同一型別品種,而且樹木之間距離也相對均衡,樹木高度也相差不多,比較有條理,有點像我們國產的山羊,羊毛很短而且很順,幾乎是貼在身上的,顯得比較乾巴,呵呵!”呂方笑笑
四人也說邊笑,在林間小心穿行,此地雖為原始林區,但林間不時有古老的人類活動遺蹟出現,蒙古高原以東,連線“黑吉遼”三省以西,這一地區千萬年以來都是中國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的發源地和理想定居地點,這裡的大草原和興安嶺孕育出了契丹,女真,鮮卑等一系列強悍善戰的鐵血軍團,他們不斷的衝擊長城以南的漢人疆土,讓所有的中原王朝“聞胡色變”。這些民族祖先的生活以狩獵,捕魚和放牧為主,雖然文化方式比較落後,但也在林區與草原上留下了自己的特色文明。林間的點點遺留痕跡,明確的表達出這裡曾經是金代與遼國時期文化遺存。
“方子,你過來看看這裡是什麼東西!”走在最前面的王進發現了異常
三個人也圍了上來,滿是蕨類植物掩蓋著的地面,隱約可見一個方形的洞口,邊長近三十公分,切口邊緣規整,洞內漆黑一團,筆直向下延伸。
“大家散開,看看附近還有沒有什麼可疑的東西,小心腳下!”呂方讓大家發散開來繼續尋找,沒過多久,陸續又有數個同樣的洞口被發現,洞口成弧形等距分佈,圍繞在這個突起的山崗上。
呂方看了看附近的地形後,示意大家向山崗南側推進,那裡的山體正對著山下的一條公路,而且山崗在那裡有一個下陷的大剖面。剖面下面樹條錯亂,剖面的崖壁上也雜草叢生。
四人小心翼翼的繞下山崗,來到崖壁的下面,崖壁下的地面相當平整,明顯有人為加工過的痕跡,崖壁的高度只有七八米,寬約二十多米,像是自然的一處下陷,腳下的平面更像是一條公路,崖口正對幾十米遠的山下公路。崖壁半腰有一些排列整齊的洞口,洞口四周有混凝土加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