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不染霧,映出女子的絕世容顏,正是無處不潤,宛如雙十,哪有半絲老態。
-----------------------------------------------------------------------------
“哈……”氣發丹田,行運周天,少年一拳擊出,隱隱雷鳴,正中院中巨大的青石。
……
藍天悠悠,白雲飄飄,正是秋風送爽。
小鎮人少,一向清靜。不過,“熊館”是個例外。
這熊館並非飼養之所,而是一間小武館。館主姓熊,乃是方圓百里有名的高手。
“熊叔,我娘釀的‘青葉’,請您嚐嚐!”
“小卓啊,哈哈,快來快來,嚐嚐,呵呵呵……”光頭漢子一身短打扮,壯實的胸膛露在外面,給人莫名的迫力。而此刻漢子咧著大嘴笑開了花,雖醜,但很親切。
“熊叔……”
“行啦行啦,叫小崽子去玩是吧?後院打樁呢,去吧去吧。”狗熊般的壯漢以不相稱的細膩動作抿了一口“青葉”,隨手揮一揮就放行了,最後又添一句,“玩兒夠了早點回來。”
“謝謝熊叔。”孩子興奮的一溜煙跑進後院了。
“恩,青池鎮來對了,收了個要得的小崽子,還有夠勁的酒喝,嗝……”狗熊般的漢子終於壓不住酒蟲,一口把整瓶青葉都“嘗”沒了,“小卓這娃真不錯,會念書又懂禮,可惜太瘦,不是練武的好材料……”又覺不足,乾脆起身出門,到酒鋪過癮去了。
後院是熊館幾個學員練武的場所,今天中秋,素來威嚴的老熊也發了善心,學員們都回去一家團聚了。只剩唯一無家可回的徒弟——同時也是他乾兒子的熊玥還在後院練武。
名為韋卓的孩童剛到後院,就聽見“咚”的一聲悶響。
“啊……呃”,一聲慘嚎響起又戛然而止,院中的少年沒有老老實實打木樁,而是站在大青石前頭較勁,見了剛進院子的孩童,居然硬是把一腔痛吼都給摁了回去,臉憋得通紅,擺出一副很壯勇的架勢。
“哇……”韋卓很吃驚的樣子,“玥哥哥,你這是什麼功夫啊,真厲害。”在孩童的眼裡看來,這出拳姿勢的確可以用矯健威猛來形容了。熊玥才14歲,身材卻是強健勻稱,又濃眉大眼面貌英挺,就更顯幾分韻味了。
看著眼前孩童吃驚的樣子,少年的疼痛似乎也減輕了幾分,轉而得意洋洋起來:“我這叫十八碎山拳,練到最高,能開山斷嶽——這可是我爹說的。卓哥兒,讀書你行,可論起功夫,這青池鎮可就數我了!”韋卓8歲,前年開始跟著夫子讀書,竟讓夫子都誇獎不已,鎮上孩子多是佩服,大點兒的孩子見面也稱一聲卓哥兒,“將來你當大官,我當大騎士,多威風啊,哈哈哈哈。”
這熊玥早年隨母來到青池鎮,卻不知姓甚,他娘只小玥小玥的叫。可惜7歲就成了孤兒,全靠鄰里友善接濟著過活。6年前熊叔孤身來到鎮上,開了家武館,一來二去收了小玥做義子——就讓他姓熊了。童年艱難早立志,熊玥的志向就是練好武功,當大將軍。只是2個月前來了一個姓周的說書先生,自稱遊歷西蠻而歸,是什麼“吟遊詩人”,頗講了許多有趣的西蠻故事,孩子們都很愛聽。據說書先生講,猛男人就該當騎士——這是西蠻稱呼,西蠻人之勇世所皆知。並言道,騎士就是官老爺認可的大俠,那是扶危濟困、打抱不平,為人敬仰——更有處處美女投懷,佳人送抱,享不盡的溫柔愜意——只比詩人差上半籌。把熊玥聽的是兩眼放光,自此,他的志向就改做騎士了,還要是“大”騎士。
“玥哥哥,我聽熊叔說了,說你武學資質難得,別說青池鎮,就是整個北省也沒幾個,一定能當將軍,哦不,大騎士。”小韋卓雖不知道大騎士有啥好的,卻不妨礙他一臉的崇拜。
熊玥更得意了,若非已經破皮的手還在陣陣刺痛,怕是當場就要再給青石來上一拳。
“對了,曉雲姐姐在河邊等半天了,快走吧。”
“啊,那快走啊。”熊玥一馬當先,就闖了出去。
留下小韋卓,卻是伸出小手摸了摸那青石,吐吐舌頭,眼珠一轉,也跟出去了。
張曉雲是他倆的玩伴,平常他們3個人關係就最好。曉雲才12歲,卻已出落成個水靈靈的小美人,韋卓這樣的小孩子就愛玩而已,而大一點的男孩子——比如熊玥卻已經開始不自覺的哄著她了——鎮上十六七的男子都成家生娃了。聽說曉雲等了半天,怕是要生自己的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