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限度。而修煉內息的過程,就是鍛鍊‘元氣’,將之轉化性質成為真氣之後,在下丹田中儲存下來。
其中又有‘真元’和‘外元’之別,真元是核心和根本,只要擁有者不刻意去激發使用就不會消耗。而後者則是附著於前者,武者們在使用真氣的時候,消耗的就是這些。可以等他自然回覆,也可以透過吐納調息的方法加速其恢復的速度。
而在這個時代,儘管不用像林賢友前世那般,去尋求人體‘悉俱自足’的寶庫,可以令天地間的各種靈力,與己身真元結合,以壯大真氣,但也並非是沒有一點限制的。
事實上,在林賢友所看過的那些內功心訣當中,幾乎無一例外都強調著根本的重要性。而所謂的根本,指的就是‘真元’,若是來自外界的靈力,超越了人體真元能夠融合的極限,那就會習武者的根基搖動。輕則失去對體內的真氣失去控制,重則修為盡廢。
而這真元的唯一來源,就只有人體每天產生的元氣。除此之外,人們在打通經脈的那些凝滯之處,強化和擴張經脈時,都必須賴其之力。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可以說是所有修煉功決的根本,也是一種稀缺到了極點的資源。
而林賢友現在從自己懷裡小心翼翼拿出來的,就是一顆‘培元丸’,來自於他的母親。是幾年前的時候,做為他父親戰死的撫卹之一,由宗族所贈送。
至於其效用,顧名思義,是培生人體元氣。它並不能永久性的產生作用,最多隻能增加一天到兩天的元氣產生量而已。然而即便是如此,它也被岳家城內的人們,視之為珍寶。市面上五十兩的天價,都無法求得一顆。
事實上,當初發下來的那三十顆‘培元丸’,嶽張氏一直就沒捨得使用,神神秘秘的在自己床下的暗格裡藏了幾年。
不過這種藥,族內倒是挺多的。是不是族內自己煉製的林賢友不清楚,不過上面每個月都會給族內的武師級強者,以及一些天資優秀的後輩下發個一到兩粒。總計起來,數量也算是相當可觀了。
而現在,林賢友就是打算把這種藥,作為自己的起點。
——毫無疑問,以他現在的藥學知識,想要自己創造出一種新藥,無疑有些不現實,也費時太久。因而林賢友為自己選擇的第一步,就是仿製現有的成品。
將體內的真氣透出指尖,全面的滲透入這三指之間,大約龍眼大小的白玉色藥丸之內。然後一張無比詳盡的立體物質結構圖,逐漸的展現在了林賢友的腦內。
其實對‘培元丸’的解析,林賢友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完成過一次,這次只是複查而已。內中的大多數物質,在各種藥物裡都可以輕鬆找到。可唯獨只有佔據‘培元丸’中一小半物質成分,被他命名為‘鉍精’的一種元素,一直都沒能夠找到。直到今日,在那些翼鼠之骨中,才發現有少量的存在。
而在林賢友的分析當中,這‘鉍精’應該是培元丸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而其他的藥物成份,應該是作為引發藥力,並且去除鉍精毒性的物質。
只是這物質和藥性,儘管都已經被他分析清楚。到底能不能練出來,卻還是個未知數。林賢友前世對藥物血的學習,還只是限於理論知識和一些皮毛的實驗而已。而在這個世界,嶽有德嚴防死守,別說是培元丸的煉製過程,便是那些普通的補齊丸和傷藥的製作,都未曾目睹。
而林賢友現在想來想去,也只用採用最笨的方法。他將手裡的‘培元丸’再次收起,緊接著在銅鼎之旁,又並排放了十餘個用來熬藥的小砂鍋。再然後將那些這次帶過來的藥材一一弄成粉碎,再分門別類的放入到那些砂鍋之內。最後舀入足夠的溪水,生火開始熬製起來。
接下來是控制火候和等待,然而不過兩分鐘,林賢友就聽見耳邊傳來銳利的破空聲。眼角的餘光掃過去,只看見冉力突然間把手中的那把板斧使得虎虎生風,時不時的把眼瞄過來。
林賢友嘿嘿一笑,心知這小子,是在變相的提醒自己,要遵守他上午時做出的諾言。不過這次的試驗沒做完,也沒什麼心思去做別的。當下毫不理會收回目光,閉著眼睛開始進行那些基礎劍式的修正和參悟。
輔助寄生智慧系統儘管能夠整合他的腦細胞進行劍式方面的運算,然而有一點,卻是這種工具無法辦到的。就像林賢友永遠都無法解析出,自己體內的真氣和天地元力,到底屬於何種物質。這輔助的計算能力,也很難將他自身的內息,納入到計算要素當中。只能依靠林賢友自己,‘手動’的對運用真氣時的身體資料進行填寫。而且計算出來的結果,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