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找找自己沒有的優點,在因為自己的缺點而犯下錯誤時,你要能把握住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但是你也不能卑躬屈膝,這則是第三個,自我,所謂自我,因為你是君,別人都是臣!掌握好這三點,才有了基本的人和!
當然以上所說都是明君。劉備沒有做到自我,曹操太過自我,袁紹沒有自恥,從而也就是說,袁紹這個人很少聽取別人的意見,這從沮授的進言中就能看出,一心為主,卻入大獄,有點冤枉,吳閥自然也知道袁紹的缺點,這才留下了警示,告訴袁紹,誰的實力強,這袁紹才算是徹底安分下來,而腦海中將吳閥收為己用的念頭也落下,卻思索起了勝利後如何殺掉吳閥的心思。
這是必然的,留下吳閥,是個威脅,萬一吳閥叛變,袁紹連一刀都擋不住!而放走吳閥,誰知道吳閥萬一哪天興致來了,如今天一般,幫助別人殺掉自己。所以,吳閥必須死!
吳閥不是沒有考慮到這個方面,但是,殺掉曹操,這個袁紹勝利的標準就差不多達成了,自己等人只要在暗處看著就好了,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