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可能看不懂王庸被國學圈學者圍攻的局面,但是張主任浸淫體制這麼久,學術圈那點小九九他看不懂?很明顯這是新老交替之爭,把王庸換成另外一個人,換來的結果也是一樣。
那群老學者反對的不是王庸,而是會威脅他們地位的任何一個新人。
而恰巧,眼前這個否決了《國學正典》的人,正是周道鯉的學生。
張主任不動聲色將表格上的簽名劃掉,然後輕輕將表格還給小鄔,道:“再審審吧。”
說完,掉頭而去。
作為老油條,張主任不會冒著得罪周道鯉的風險,去押寶王庸。他能做到不偏不倚,就已經是對王庸最大的支援了。
張主任走後,小鄔拿著那張表格,看向其他評選人員:“各位老師,怎麼辦?”
其他評選人員你看我,我看你,知道在引起主任注意的情況下,他們再默不作聲已經不合適了。
於是一個個道:“《國學正典》其實質量蠻高,我也看了他們送來的樣書。排版精美,印刷優良,符合咱們的入選標準。我認為可以入選。”
周道鯉弟子聽了這話,心中不由暗罵一句“不要臉”,剛才不說,現在主任發話了,立馬就見風使舵。
而另一個評選人員,也點頭道:“我同意,王庸畢竟是國學領域數一數二的人物,他編纂的書籍還是有水準的。”
有兩個人帶頭,其他評選人員也都含蓄的表達了自己看法——同意入選。
結果,不需要周道鯉弟子發表意見,《國學正典》就這樣奇蹟般撿回一條命,進入了入選圖書行列。
周道鯉弟子臉色鐵青,恨恨的看了在場眾人一眼,默不作聲回到了自己辦公桌前。
…………………………
《國學正典》透過初選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王庸耳中。
王庸對此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欣喜,畢竟透過初選只是第一步,如果連這個都要高興一下,那豈不是太沒志氣了?
王庸期待的是《國學正典》能夠殺出重圍,以國學類書籍分組第一的成績參與最終大獎的角逐。
而能不能實現,就看明天了。
申報結束之後,第二天評委們就會投入進緊張的評選工作中,按照不同類別的分組,各自評選出分組中的頭名書籍。
今年國學類的書籍並不多,《國學正典》算是執牛耳者,以頭名當選還是有相當大可能的。
只是,王庸想象很美好,事實卻很殘酷。
因為第二天,國家圖書獎評委會公佈了各個類別圖書的評選委員。
國學類別,負責人赫然就是周道鯉!
“是他?”王庸心裡咯噔一下。“不過有曹部長在,周道鯉不至於公然玩弄手段吧?單純以實力評選,《國學正典》還不至於怕了誰!”
王庸重燃信心。
國家圖書獎評選現場。
三百多評委分成了多個小組,各自擁有一塊工作區域,正緊張忙碌的進行著評選工作。
南邊,是幾位頭髮花白的科學院院士,隨便一個出現在眾人面前,都會讓人驚呼一聲。這幾位在科學界的地位,相當於娛樂圈天王天后級別,雖然兩者沒有可比性。
幾位老院士,正認真的審查著參選書籍。
“這本《工程控制新論》我覺得蠻不錯,從老錢的《工程控制論》裡翻新出來不少合乎時代進步的新觀點,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我覺得可以拿第一名。”
“我不認同,《工程控制新論》裡面至少有一半是《工程控制論》這本老書的思想內容。評選這樣一本書為第一名,有點牽強。我推薦這本《微分動力系統》……”
“《工程控制新論》跟《微分動力系統》都不錯,我兩本都喜歡。不過現在討論誰是第一有點早,畢竟還有好幾本書沒審呢!”
幾位院士都點點頭,暫時停止討論。現在這麼早確認一本書為第一名,對其他書籍確實有點不公。
緊挨著院士這一組的另一組人員,卻是周道鯉為首的國學組。
跟院士組迥然不同,國學組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討論,每一個人都面色嚴肅,翻看著入選書籍。
有人看見某本書不錯,就會將其挑出,放到一旁。然後有專門的人員將其拿到周道鯉面前,等待周道鯉的終審。
只有透過了周道鯉的終審,才算是有了獲獎的初步資格。
周道鯉就像是裁決者,將國學組硬生生經營成了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