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下場的,只有“義”才是能夠維護遊民利益的最高原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遊民的群體性格與人格追求(23)
④化“忠”為“義”
如果說《水滸傳》的作者有意用“忠”來掩飾作品中所鼓吹的“義”的話,那麼,《三國志平話》和《三國志演義》則把本來是“事上”道德的“忠”化為較為平等道德的“義”。前面說過,宋代以前的人,特別是文人士大夫談到三國時,多是關注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杜甫詠諸葛亮的詩有二十餘首,幾乎都是描寫君聖臣賢這個主題的,意在突出諸葛亮的“忠臣”形象,所歌頌的就是“忠”這個道德觀念。他在名詩《蜀相》中寫道: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是對“忠臣”和“忠”的道德多麼深沉的詠歎,文人士大夫把它看作是自己出仕的楷模。
可是從《三國志平話》起,劉、關、張便在三國故事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並杜撰出“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特別突出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義氣”,甚至把關羽當作實踐“義氣”的樣板。皇權專制社會確定君臣關係的應該是“忠”,而在《三國志平話》和《三國志演義》中把“義氣”放在了首位,而且這個“義氣”也帶有強烈的利益色彩。我在第一章裡舉元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為例說,亡命江湖的關羽和賣肉的張飛,因為看到劉備吃酒醉以後,有蛇穿七竅,斷定“此人將來必貴”,所以才待他醒了以後不問年紀大小,拜他為兄,以便將來有個好的前途。這種“義氣”是不是有點“燒冷灶”和勢利眼的味道?諸葛亮對蜀漢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而在遊民們眼中,這也是感恩圖報的“義氣”。有些雜劇甚至把他的經過三請才出山輔佐劉備,也說成是考慮到個人利益有了保障。元代無名氏《諸葛亮火燒博望屯》和明代無名氏的《劉玄德三顧草廬記》都寫到,諸葛亮看到劉備“舜目堯眉”,關羽、張飛的長相都類似於“五霸諸侯”以後,仍然不肯出山,因為諸葛亮掐算出劉備只有做兩年皇帝的命。後來待趙雲來報阿斗誕生,他掐算出阿斗能在蜀中當四十年皇帝,這才決定輔佐劉備。這些劇本把一代名相寫成鄙俗淺陋如山野村夫和錙銖必較如勢利小人,並非是作者討厭諸葛亮才對他肆意歪曲。劇本肯定是出於江湖藝人之手,他們內心深處是非常重視具體利益的,劇本中的諸葛亮那些打算和行為(在我們看來很可笑)在他們看來是十分自然的。他們是從自己的經歷和認識理解歷史人物的。
我在前面談到過,在社會大###中,遊民非常有可能變泰發跡爬到社會上層,甚至成為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他們在冒險活動的開始或之中特別強調彼此的提攜,富貴時同登青雲,落難時互相扶助。陳涉起事之前,輟耕於壟上之時就說過“苟富貴,勿相忘”,可惜後來他沒有實踐自己的諾言,當窮朋友去看望他的時候,他把他們殺了。後世的異姓兄弟結拜都要以互相關照,永遠不背叛建立盟誓,可是有多少人能實踐這一點呢?《三國志平話》、《三國志演義》就寫了一個永不背叛的故事。書中寫到劉備被曹操擊敗,落荒而逃,把家屬丟給了關羽。在這種條件下,關羽為了保護二嫂,“降漢不降曹”,“加入”了曹操的陣營。曹操待之頗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贈給他金銀、美女、錦袍、赤兔馬,並封為“漢壽亭侯”,但是,當他得知劉備的行蹤以後,“掛印封金”,“過關斬將”,千里走單騎,護送二嫂去尋找劉備,在古城下還受到劉備、張飛的冤枉,又斬曹營大將蔡陽以明志。這種“義氣”是很感人的。江湖藝人把這些看作是“義”,所以劉、關、張古城相會這個故事,在《三國志平話》中又稱作“古城聚義”。受到通俗小說影響的老百姓在給關公建廟時,正殿所掛的匾額多是“義氣千秋”。可是皇權專制統治者不這樣認為,他們熱衷宣揚關羽的“忠”。清代乾隆皇帝曾下諭旨,命令把關羽的諡號從“壯繆”改為“忠義”,其重點在於表彰他“力扶漢室,志節凜然”的“忠”。
遊民的群體性格與人格追求(24)
《三國志演義》在塑造劉備的形象時,也沒有完全清除掉江湖藝人給他塗上的遊民團體中“大哥”的色彩。作者把照顧兄弟關係看成他的第一要務,妻子、孩子都不如“兄弟”重要。有的雜劇把他寫成“義氣”的化身。這些都反映了遊民對於皇權專制下君臣關係的理解。他們把皇權專制君王要求臣民們對於統治者所盡的“忠”,與遊民之間以利聯結的“義氣”等同了起來,混淆二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