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6�毓�簿指本殖し氚��芯科鳶蓋欏�

“這孩子叫沈霞,被害時19歲,在淩河高中念高三,成績很好,很懂事,父母對她期望很高。平時住校,不怎麼回家。由於離高考剩下沒幾天,學校不提倡高三學生週末回家。但她太懂事了,想到家裡農忙,父母要養蠶、要收麥子又要收油菜籽,忙得團團轉,連飯都顧不上吃。上完週六的晚自習之後,執意騎腳踏車回家,準備給父母做做飯,洗洗衣服。”

韓均從案卷裡翻出一張手繪的地圖,指著案發現場繼續說道:“當時交通沒現在這麼發達,這兒有一條小路,從條小路走可以節約不少時間。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我小時候也喜歡抄近路,沒想到她這麼一抄就抄出了事。

週一早上老師見她沒去上課,她家又沒裝電話,只能等到下午放學,託一個跟她同村的老師去問,她父母才知道她週六晚上回來了卻沒到家,於是開始找。直到週二下午3點,才在離家不到三公里的灌溉渠裡找到屍體。”

既漂亮又懂事的一個女孩,想想就令人痛心。

縣公安局副局長馮愛軍輕嘆了一口氣,舉著照片道:“當時我擔任刑警二中隊中隊長,接到局裡命令後立即開摩托車在天黑前趕到現場,兇手先奸後殺,手段殘忍,是把她活活掐死的,家屬很傷心,我們很氣憤,當晚就在村辦公室設立指揮部開始排查。

周圍幾個村,18歲至50歲的成年男子全在調查範圍之內。韓處長剛才介紹過,當時正值農忙,抓蠶上山的抓蠶上山(把快吐絲的蠶放到專門結繭的紙方格里),割麥子的割麥子,收油菜籽的收油菜籽,做秧畝的做秧畝(育稻苗),家家戶戶忙得焦頭爛額,被排查的人都沒作案時間,都有不在場證明,也沒人提供什麼線索。”

韓均轉過膝上型電腦,指著剛點開的地圖說:“沒撤併前的淩河鄉是海東最西北邊的一個鄉鎮,十二年前只有鄉政府所在的淩河村通公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極為偏僻,不僅沒有公路,連沙石路都沒有,極少有外地人來,更不會有外地人去更偏僻的案發現場。”

海東縣經濟這些年發展得很不錯,但發展的主要是縣城和幾個緊鄰國道的鎮。

要致富先修路,淩河鎮由於既不靠高速,又不靠國道,連省道都不從這兒經過,被稱之為“海東的西伯利亞”,經濟一直沒發展起來。別說十二年前,連現在都沒幾家企業。

本地人作案這一點毋庸置疑,楊副局長摸了一把臉,指著腳印照片問:“這個足跡呢,有沒有追蹤到?”

馮愛軍倍感無奈地解釋道:“我們可以確定灌溉渠就是案發現場,土質比較鬆軟,所以留下了腳印。不過那幾天沒下雨,兇手爬上渠之後就沒法追蹤了。另外這個足跡是雨鞋留下的,農村不是城市,幾乎每家都有,一家甚至有好幾雙,而且就那兩個牌子,根本無法透過鞋印鎖定兇手。”

“沒找走路姿勢符合外八字特徵的?”

“這在農村很正常,很多人都外八字,排查來排查去,同樣一無所獲。”

邱副局長接過照片看了一眼,凝重地說:“如果當時有dna檢驗技術,如果那些物證沒搞丟就好了。範圍擴大點,採集樣本比對一下,哪怕兇手出逃,也能在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和兄弟身上找到線索。”

證物搞丟是海東縣公安局最憋屈的一件事,馮愛軍暗歎了一口氣,低著頭沒敢再吭聲。

時機差不多了,韓均起身道:“三位稍坐,我過去看看有沒有什麼發現。”

“韓處長,別管我們了,你忙你的,我們再研究研究這些材料。”

他戴上手套,走進彩鋼板擋住的開棺驗屍現場,朝幾個蹲在一邊的鎮幹部和村幹部微微點了下頭,若無其事地走到棺材邊。

死者頭髮沒風化,儲存比較完好,有長有短,溼漉漉堆在棺材一頭。無法確認其中有沒有兇手留下的,要在其中找出比較短,比較不像死者的,這個工作量非常大,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齊科長直起身,一邊揉著發酸的腰,一邊苦笑道:“處長,我們這兒肯定要搞到下午,要不您和楊局他們先回去。”

“不急。”

韓均從口袋裡掏出一盒香菸,指著那幾個鎮村幹部道:“歇一會兒吧,去那邊抽根菸,透口氣。”

組長財大氣粗,齊科長也不矯情,痛痛快快接過軟中華,叫上縣局的兩個法醫去一邊抽菸休息。

屍體已完全腐爛,只剩下一堆白骨。之前從來沒試過,韓均真不知道那個詭異的能力管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