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論述,影響了我們華夏民族幾千年,被尊為孔聖人,可以說他的思想論著一直是古代中國居於統治地位的學術,在中國古代三大主流思想儒、佛、道中實居首位。”
對李觀主所講的這些王冰不是一無所知,曾經在石室中讀書是有過不少涉獵,但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在修煉上有什麼不同,於是又問道:“那麼,三家在修煉上的分別在那裡呢?”
當王冰問出來後,李觀主不由暗忖,我不是已經講了很多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和發展規律嗎,怎麼像個小孩子一樣還在問表面現象,心裡想著口中說道:“三家在修煉上用一句簡單扼要的話來概括,那就是,道家持中,儒家守中,佛家守空,至於如何把握那就看個人的體會和運用了,別人只能指點但不能決定。”
這是什麼道理,有說和沒說一樣嗎,王冰聽得還是迷惑不解,既然如此,那我自己體會得了,我以前不懂這些道理還不是修煉到地仙境界,想到這裡說道:“謝謝觀主指點,令我受益匪淺。”
李觀主看得出王冰口不由心,也不以為意的笑道:“不是我不告訴你,是因為每一個的感受不同,說了徒勞無益,反而對你有反面的影響,倒不如你自己體會,水到渠成,一切自然了悟,日後你會明白的。”
王冰對觀主的論點不以為然,但也無奈的說道:“真的是這樣嗎,那隻好等以後了。”
李觀主暗想,這位施主怎麼是一副小孩子的性格,也不在意的笑笑,岔開話題問道:“不知道那位高人教出你這樣突出,有成就的弟子?雖然沒有給你講解基礎的修真知識,但你有今天的成就,可見你這位師傅很了不起呀!”
心裡暗道,有師傅就好了,那用不著我自己這麼辛苦的向你問東問西,又心想,如果說有,還不止一位,而是十多位,可惜我得到的是他們遺留下來的修煉法門,無奈之餘說道:“我是無意中得到一本書,自己摸索修煉的,沒有人指教,”
這倒是實話,王冰是根據十幾位師傅遺留下來的秘籍,總結出了《九天仙鑑》,但有今日的成就都是我一個人在暗中摸索而來。
觀主越發驚異,這太讓驚愕了,心想,他的醫術高明,修為更深,想不到卻自己摸索而來,讚歎道:“施主能憑著一本書修煉到這麼高的程度,真是奇才,修煉是一個艱苦漫長的過程,有人一生收穫也不大,明師,毅力都很要緊,偏偏施主成就可喜,真是不可思議,像貧道終其一生修煉,到現在成就有限,施主你真是一個幸運的修煉者,難怪你對一些再簡單不過的修煉知識一無所知!”
說的也是,王冰一直際遇連連,上天給他的太多了,其中任何一樣,都別人終生難得,再想想觀主,苦修一生還在培元氣期打轉,想到這裡王冰心裡也認為自己太幸運了,沉吟了一下問道:“那現在修煉的多人不多呢?我除了遇到觀主以外,還沒有見過其他修真者。”
觀主這時清楚王冰對這些知道的很少,說道:“也不是沒有;一般修煉的人講究太多,不受世俗的影響,他們尋訪名山大川,找地方隱身修煉,一般人很難見到。”
王冰心想,不是說有體驗生活嗎,他們走了,如何瞭解眾生疾苦,而不能利用自己所學來幫助他人,修煉成仙又有什麼意思,這與九天阿姨輸灌給他觀念不一樣,疑惑的問道:“那就是說也有人在修煉了,呃,跑到名山大川去修煉……他們這樣修煉的結果有什麼用呢?”
觀主聽我這小孩子的說話,有些迷惑不解;一個將近三十歲的人怎麼說小孩子的話,有些好笑,但他還是理解為王冰沒有師傅指教的原因,說笑著問道:“有什麼用?你以為他們尋訪的名山大川真的是那麼簡單?”
王冰覺得不能幫助他人,即使跑到那裡都一樣,不以為然道:“名山大川有什麼特殊嗎,那裡不一樣,不都是山嗎?”
“哈哈……”觀主大笑道:“都一樣?都一樣就好了,你知道嗎,他們尋找的什麼山嗎,他們尋找傳說中的洞天福地,一般的山值得他們苦苦尋求嗎,我這裡有一本關於這講到這方面的書,施主拿去看看,就會明白了。”觀主說完後起身在書桌找出一本比較陳舊的書給王冰。
王冰呃了一聲,接過來心想,這本書看來有些年代了,也沒有書名,隨便翻了一下,裡面寫的正是觀主剛才提到的名山大川等等。
是什麼十洲三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王冰看得有些傻眼;不由暗忖,有這麼多嗎,還真複雜,暗中打定注意,有機會得找這些地方看看,是不是像書中所說的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