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一章不靠譜的傳說(新書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求月票!)

不管是在傳說裡,還是在諸玄看過的洪荒小說中。這所謂的十大妖聖,基本都被淡化成了打醬油的角色!

可能在偌大的妖族勢力中,成為地位僅在帝俊、太一下的妖聖,又怎麼可能是那麼簡單呢?

對於十大妖聖,諸玄了解並不多。

他也只是從後世的一些書籍和小說中知道一些。

計蒙:龍首,人身,鳥爪,臂生羽毛,揮臂張口噴霧致雨,所行必有,乃為傳說中的司雨之神。

《山海經·中次八經》載:“又東百三十里日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

說起能力的話,倒是和十二祖巫中的雨之祖巫玄冥有些相似!

英招:人面,馬身,背生雙翅,能騰空飛行,周遊四海,身有虎紋,聲音如榴,為傳說中看花園的神獸。

化為道體時相貌兇惡,手持一根混鐵棍,上面符咒遍佈,身穿一件虎皮衣服,頗顯兇悍之意。

《西次三經》載:“槐江之山,丘晴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渤水·······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面,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

白澤:獅身,頭有兩角,背插雙翼,山羊鬚,為傳說中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

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透過去,曉未來。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

現出道體時,仙風道骨,頗顯儒雅風範。手持羽扇,斯文有禮。

《雲笈七籤·軒轅本紀》載:“(黃帝)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飛誕:形似鼠,赤足,傳聞乃是羽族得道。

化為人形時,相貌略顯猥瑣,兩撇鼠須,倒頗添了幾分滑稽。

《廣博物志》記載,飛誕鳥似鼠,赤足。口可分泌粘膠,用其灑在樹上粘取飛禽食用,亦有時用其噴射,百發百中。

飛廉(蜚廉):鹿身,雀頭,蛇尾,豹紋,有角,通曉致風、收風的奇術,為傳說中的風伯。

化為道身時,身著獸皮,甚是豪邁粗狂,手中持六尺餘長扇,其上鑲滿了各種屬性的寶石,看上去非常華麗,倒和傳說中的芭蕉扇極為相似。

《三輔黃圖》載:“飛廉,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九嬰:蛇身,九首!叫聲如嬰兒啼哭,能噴水吐火,乃水火之怪,為傳說中的兇獸之一。

化為人形時,靜若處子,持兩件半月形武器,可採集日、月精華!

乃是她耗費數萬年功夫,方才凝鍊而成的獨門兵器日精輪、月精輪,上帶水火屬性,威力無窮。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注:

“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之地有兇水。”

據諸玄所知,許多後世之人都認為,某個不起眼小島國傳說中的神獸‘八岐大蛇’應該就是九嬰的後代!

至於是不是真的,那就不知道了。

呲鐵:狀若水牛,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洩物利如剛,可作兵器之用,為傳說中的妖聖之一。

化為人身,則膚色黝黑,臉如鍋底,手中提著狼牙榜,赤著上身,生來就力大無窮!

《神異經》載:“角足大小形狀如水牛,皮毛黑如漆。”

《玄黃經》雲:“南方齧鉄,糞利為剛。食鉄飲水,腸中不傷。”

商羊:傳聞居於北海之濱,是傳說中的知雨之鳥,和鳳凰一族頗有淵源。

現出人身,相貌極其美麗,身著淡青色絲織長袍,靜靜地站在一旁,手中把玩著一根青玉簪,似乎萬事不盈於心。

《論衡·變動》雲:“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孔子家語·辯證》載:“齊有一足之鳥,飛集於公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兒童有屈起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矣也。”

欽原:狀若蜜蜂,大小如鴛鴦,蜇中鳥獸,鳥獸即死;蜇中樹木,樹木即枯,亦是羽族得道的神獸。

現出人身,美麗異常,身著五彩衣,盡用先天靈禽的羽翼織就,手中常拈一根繡花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