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5部分

,酒池肉林真的可能實現嗎?就算是紂王在妲己的蠱惑下有那個奢望,也要有那個生產條件才行。

言歸正傳,商朝最聞名的莫過於鼎食,就是先將做好的肉食放在置鼎內煮熟,再由侍者從鼎中取出,蘸著各種調料進奉給群臣,而現在殿內除了群臣外,還有截教眾仙——

除了多寶道人、三霄娘娘、龜靈聖母等數位實在喜好清淨的大能者外,就連趙公明金靈聖母都留下,慶祝此番大勝,各種美酒佳餚,佳人云舞,固然在享用慣了靈食仙果的仙人眼中算不得什麼,但慶功宴席要的就是這個氣氛,眾人臉上盡是喜色。

而端坐於群臣之首的,既非身為王叔的比干,也不是兩朝元老的聞仲,而是大商國師忽悠子。

一位又一位朝臣與截教仙上前敬酒攀談,高天心來者不拒,喝得是盡興,交情自然也穩固下來。

當然,如果在場的眾人知道他根本沒有將十二金仙復活的訊息告知,更別提元始天尊護短賜下的兩大先天靈寶三寶玉如意和混元盒,就不知會是什麼表情了。

只不過元始天尊最後的所作所為顯然是盡力扭轉闡教落於下風的劣勢局。那麼問題來了。這是封神源主的一種平衡。還是……別的原因?

有鑑於此,高天心尋了個機會,便找上趙公明,故意略作遲疑:“道友,有一句話不知當問不當問……”

自從高天心“退去”了元始天尊,趙公明之流也一改之前略帶俯視的欣賞,變為了平輩乃至敬意,他們很清楚能退去聖人只有聖人。無論高天心背後的是哪一位,都必須正視。

此刻本性豪爽的趙公明就一拍胸脯:“國師但問無妨,只要某知曉的,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高天心自然不會客氣:“那姜尚既能請出玉虛掌教,以大欺小,不要麵皮,險些反敗為勝,道友又為何不請出貴教教主通天尊師?”

趙公明臉色微微一變,沉默了一瞬,嘆息道:“好叫道友知曉。非是不願,而是不能也。”

接下來透過趙公明的講述。高天心才知道一個原著裡萬萬沒有的觀點。

封神之戰的起因是什麼?

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步雨興雲、善惡之神。

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講白了,仙人有恙,凡人遭罪,為了自己的私怨或殺劫,仙人不惜參與到顛覆凡間君權的戰爭中,讓原本就朝代更替的劫難更擴大了無數倍,險些重演地水風火,再塑世界。

這起因已經夠無恥的,有鑑於聖人的威儀和裁判的身份,如果他們也下場,那麼無疑是極不公平的。

原著公平這個詞顯然是笑話,只要利益使然,聖人的麵皮也是該舍就舍,那陰險虛偽的範兒簡直能出書立作,只不過主題是腹黑。

可這個世界一切都變了,聖人親自下場居然要沾染莫大的因果孽障,如果連連出手,就有真正的隕落之危。

而且聖人不能出手還是強制規定,此刻六聖都在紫霄宮聚會,聽鴻鈞道人講道,之前出現的元始天尊和女媧娘娘的都是化身,且要由門下弟子祭天求罩,才能降臨。

如此一來,聖人不得不保持著超然地位,作著壁上觀,無論麾下的弟子敗得多麼快多麼慘,都只能乾瞪眼。

最直觀的例子,莫過於此時西方教已經被滅了。

不錯,高天心聽到這裡也十分驚訝,那原劇情裡最大贏家居然早早出局。

原本該是闡截兩教相爭,卻被西方教得了漁翁之利,大部分的人才流失,最終將那偏遠的小教派變成日後能與道教相抗衡甚至反壓一頭的佛教。

而如今卻是闡截兩教在這一輪迴的一開始就合力西攻,將大貓小貓兩三隻的西方教一舉覆滅,斷了接引和準提的道統,由於他們打的是閃電戰,這兩位聖人連賜下七寶妙樹和十二品蓮臺的機會都沒有,就出局了……

“聖人在紫霄宮中聽鴻鈞講道?呵呵,是封神源主自封的吧,我還想將阿爾薩斯整出個二十四個比利,沒想到這封神源主自己玩得倒是挺開心的~~”

高天心作為局外旁觀者,暗暗冷笑。

不過如此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