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全神貫注,全神貫注之中自然而然熱愛上了。
當然,最初難免有些勉強。但是,必須要反覆對自己說:“自己正在從事一項了不起的工作”,“這是多麼幸運的工作啊”。於是,對工作的態度自己而然就有了大轉變。
無論什麼工作,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就能創造佳績,從而漸漸產生樂趣、興趣。一旦感興趣,積極性將更高,就會成果頻出。在良性迴圈中,就能感覺自己在某一個時間裡愛上了這項工作。
前面已經講過,我大學畢業後就職的公司是一家隨時都有可能倒閉的破爛不堪的公司。很多同事相斷辭職,只留下我一人。沒有辦法,我只能想“不管怎樣,首先要努力做好眼前的工作”。不可思議的是決心一定就不斷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當然,研究變得更加有趣,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由此進入了一個良性迴圈期。
儘管感覺厭煩工作,仍堅持再作一些努力,忍辱負重、積極向前,這將導致人生的根本大轉變。
可以說,此時最重要的是“戰勝自己”。所謂“戰勝自己”就是要抑制利己慾望、自我告誡不要姑息自己。否則,既不能成就任何事業也不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具備的能力。
例如,有人認真學習得了80分。與此相對,有人頭腦靈活、精明但不好好學習得了60分。後者對前者說:“那個人是個努力學習功課的好學生,取得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我只要認真學習,分數一定比他還高。”
這樣的人進入社會以後,自己不努力成不了大事,還貶低他人以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他大學時代沒什麼了不起的,我的成績比他好幾個數量級。”
如果僅僅針對潛在能力來說也許有道理。但是,對待事物的態度、熱情有天壤之別,按照“人生方程式”,將導致彼此的人生出現逆轉。
所謂努力學習功課的學生,是指想看的電影、電視不看,不安於舒適,從正面與困難作鬥爭的學生。社會上取得成功的人也同樣,一定是抑制自己想玩的心情而辛勤勞動的結果。鄙視這種人的人,不正視自己的逃避與懶惰,卻斜眼遠觀別人真正的辛勤勞動。
這裡所說的一個人的真正能力,也許還包括坦率地對待事物的克己之心。即使有非凡的能力,但自己樂於安逸,捨不得努力,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欠缺“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才能”的能力。
要在人生這個長長的大舞臺上演繹一臺出色的戲,取得豐碩成果,這種能力,不是單純比較腦細胞數量的多少。而是無論何時,一絲不茍地工作,面對困難,百折不撓,這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也是我們日常應該牢記在心的原理原則。
認真、拼命,盡力工作——聽起來也許有些平凡。但是,正是這些平凡的語句裡隱藏著人生的真諦。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在京瓷公司,職工之間、各部門之間經常出現半吵架半認真的爭執,“不是那樣的”,“不對,應該這樣”等,莫衷一是。比如,關於新產品的交貨期、價格等,如果製造部門說是A,那麼營業部門反駁是B。
還是我在當總經理的時候,各部門之間一旦發生爭執,總也不能下結論的事情,“那就去總經理那兒吧!”多數時候他們讓我作最終裁決。於是,我在傾聽雙方陳述理由後,得出“應該這樣、這樣更好”的結論時,大家都表示信服,好像剛才唾沫橫飛爭論不休都是假的,又都輕鬆愉快地返回工作崗位。
問題得到解決,不是因為地位最高的權威者一言九鼎。而是因為,從遠離利害關係的第三者立場出發,冷靜地解析問題,發現多數糾紛的原因其實是極其簡單的,我指出了這些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部門之間有紛爭,呈現出奇怪複雜情況的時候,當你像拉開纏繞的線頭的似的,解決問題後就會發現,多數時候的原因是疏忽了必要的聯絡,少說了一句感謝的話這樣簡單、瑣碎的而且是利己的理由。基於此,我作結論時都立足於什麼是正確的做人準則這一本質,因而我的判斷就成了“大岡裁決”(譯者注:從忠臣大岡裁決公正引申為公正又有人情味的裁決)。
為了作出準確、公正的判斷、用乾淨的眼睛看待問題是最必需的。而且,不要被細枝末節所惑,而要著眼於問題的“根本”。
如果這樣來觀察,你就會發現有很多如下的情況:大到國際間的問題,小到家庭內的糾紛,社會中的各種矛盾糾紛,當事者各有意圖,各有道理一大堆,使得原本十分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怪異了。
所以,越是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