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法,需要有大神通者護法,臣有一個不情之請,望陛下首肯。”
“你說。”
“臣想以陛下麾下猛士為伽藍菩薩,為佛門護法,震懾草原。”
劉辯眉頭一挑,明白了支謙的用意,他哈哈大笑:“這個主意不錯,可以細細設計一番。”
……
“豎子敢爾!”韓遂一腳踢翻了面前的案几,勃然大怒,他看著王國、邊章,痛心疾首:“大丈夫困厄,禍起婚姻乎?”
王國、邊章面如死灰,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
韓遂剛剛收到了一份勸降書。寫這封勸降書的不是別人,正是韓遂的女婿,先鋒營的統兵將領閻行。
馬超被張遼生擒,閻行則乾脆投降了張遼,並且反過來寫信勸韓遂投降。他說,牛輔、郭泰、張遼三人已經在渝麋布好了陣地,就等著他們入彀,而天子也親率大軍,取道安定,控制了六盤山一帶,切斷了他們的後路。現在,韓遂的幾萬漢羌步騎被兩面夾擊,堵住這條穀道裡,死路一條,只有投降。
閻行、馬超是目前西涼已知僅有的悟命猛將,閻行還是韓遂的女婿,派他們兩個先行,就是想以他們強悍的武力敲開關中的大門,沒曾想一個被擒,一個投降,反過來還寫信勸降,一心滿進入關中,控制關中的韓遂突然得到這個噩耗,怎麼可能不暴怒,怎麼可能不失態。
他還有什麼臉面指揮大軍?
更嚴峻的問題還在後面,如果閻行說的是真的,張遼從蕭關退卻只是一計,劉辯已經率軍從安定殺過來,切斷他們的後路,那蕭關就危險了。一旦蕭關失守,他們會被堵住在三百里穀道中。雖然不至於全軍覆沒,但是損失肯定會非常驚人。
換句話說,他們率領的西涼精銳有可能不戰而亡,幾年之內都恢復不了元氣。
這個後果是任何人都很難接受的。
見韓遂等人慌了陣腳,韓遂的部曲將成公英提醒道:“先生,此時真假難辯,還是先派人檢視虛實為妙。如果前面真有埋伏,據險而守,我軍很難突破,那就必須保證蕭關無恙。”
韓遂如夢初醒,沉吟片刻,立刻派人請來了羌人頭領北宮伯玉。北宮伯玉一聽說前面可能有埋伏,頓時急了。韓遂剛剛提出讓他回師,確保蕭關安全,他就一口答應,立刻起程,簡直一刻也不想多呆。看著北宮伯玉像逃跑一樣的背影,韓遂等人互相看看,一種不祥的預感籠罩在心頭。
烏合之眾怕就是的這種逆境。戰事順利的時候,誰都想爭功,因為有功就有戰利品。一旦戰事不利,立刻會有人退卻,有人逃跑,甚至有人投敵,反戈一擊。
北宮伯玉就是這種人。韓遂讓他回師蕭關,不僅是因為北宮伯玉和李文侯是好朋友,相信他為了能回家會不遺餘力的戰鬥,而且是防止發生戰鬥時羌人內訌,在背後給他們一刀。
韓遂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卻依然心神不寧。斥候已經派出去了,訊息還沒有最後確定,所有的猜測都來自於閻行的勸降書,可是他卻有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閻行說的可能是真的。
“老邊,如果閻行說的是真的,我們怎麼辦?”韓遂負手在帳裡踱著步,眉宇間愁雲慘淡。
邊章靠在憑几上,眼神空洞而痛苦。
如果閻行說的是真的,牛輔已經率軍趕到渝麋,那王允自然是敗了。王允敗了,儒門控制關中的計劃就徹底破產,最好的局面也不過是控制山東半壁江山。也許有人會覺得半壁江山也不錯——山東不少人就是這麼認為的——可是邊章覺得,不管是從歷史來看,還是以當前的局勢來看,都是一個結論:得關中者得天下。
那麼,天子放棄嵩高山大捷帶來的機會,北征草原,又迅速回師搶佔關中,目的就很明顯了。相比之下,袁紹等人還在山東混戰,連趁機攻佔洛陽都做不到,憑什麼和天子爭天下?
難道這次和王莽的新朝一樣,又是一個笑話?
難道儒門天下太平的夢想終究只能是夢想,無法變成現實?
邊章的心情有些苦澀,有些絕望。(未完待續)
第263章 夜襲
夜色深沉,山谷間篝火點點,如夜空繁星。
呂布、關羽和張飛圍著篝火,一邊閒聊,一邊喝酒。董白靠在一旁,裹著大氅,昏昏欲睡。雪狼臥在地上,替她擋著風,不時的低下頭,打量一下董白,然後小心翼翼的挪一下身子,免得驚醒董白。
十多頭狼散在四周,警惕的注視著周圍的一切,還有二十多頭狼散在四周的山谷中,跟著斥候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