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麼殘忍的事,還是不讓這麼小的孩子知道為好。
進來後,當著王嫻的面,三人不知如何開口,文定則先行將她支開:“小嫻,叔叔伯伯們要和你們小姐談正事,你先去和紫鵑姐姐玩會好嗎?”
王嫻自己不敢拿主意,而是將目光投向燕小姐,見到小姐微微的點點頭,才告退而出。
待她離去後,三人才鬆了口氣,將自己等人方才的所見所聞說給燕小姐聽。
聽完他們的敘說,燕小姐的臉上依舊是毫無意動,沒有他們三個商人初聞時的那股震驚,也沒有紫鵑那樣的憤慨,還是不慍不火的說道:“那你們說說下面該如何辦。”
三人異口同聲的答道:“馬上走。”
楊括進一步的說道,“這事實在是大駭人聽聞了,我們生意人犯不著來蹚這渾水。”
譚管事也接道:“是呀!是呀!剛才已經被衙門傳喚了,再不走,可別是魚沒吃著,反著一身腥味。”
文定和他們一樣也是被這陣勢嚇著了,贊同的說道:“楊兄、譚兄所言甚是,有道是君子不居亂邦如今這成都府里正是風聲鶴唉,草木皆兵的,既然賣家已經遭遇不幸,我們待下去也於事無補,還不如早做打算,及早離去。”
商人的稟性讓他們三個是出奇的統一,堅持要早些離開這是非之地。
可這一路上都由著他們打點的燕小姐,心中卻又有另一番打算,道:“不忙,急著趕了幾個月的路,到地方了,怎樣也得歇個兩三天再走。”
譚管事忙道:“還請小姐先回重慶,再歇息停頓如何?那裡好歹還有我們的分號,照應起來也方便些。”
文定與楊括二人也是極力的贊同。
可燕小姐卻似乎是下定了決心,不容反駁的道:“我還有些小事要留下幾日,如若你們要回重慶便先走吧!我們到那再會合。”
楊括與譚管事是燕家的下人,自然不能丟下小姐先行離開。雖然文定沒有他們那般顧慮,但其他人不走,他也只好留下來。三人神情沮喪的退出燕小姐的房間。
已經到了晚飯的時辰,燕小姐依舊是吩咐將飯菜送至其房中,而紫鵑也推說沒有胃口。三人來到樓下向店家要了幾道小菜,一壺小酒,可三人的情緒都不麼高,誰都懶得去舉杯動筷。
這次的旅途歷經坎坷,好不容易到地頭了,誰知竟會發生這種慘事。楊括不愧是楊算盤,就是別人都在噓烯的這時,還在和譚管事算計著,“這巴蜀最近有什麼貨是比較走俏的,我們合計著捎帶點回去,多少有些進項,也好向東家交代呀!”
譚管事則說道:“楊管事您是知道的,這四川各地,茶葉、美酒、蜀繡蜀錦、隆昌夏布、成都漆器多不勝故。藥材嘛,川芎、川連、川貝母、川木香、川明參在各地的銷路都挺好的。其他的紅桔、廣柑及江安夏橙,還有滬州桂圓、金川雪梨這些水果類的也很不錯再就是糧食了。”
楊括算計道:“水果嘛,就怕船在水上耽擱太久,容易腐爛,消耗太多;糧食嘛,湖廣原本就是盛產之地,運回去也不一定能賺錢還是適量的進些美酒,什麼宜賓五糧液、綿竹劍南春、滬州老窖大麴都來些,再買些茶葉帶回去。回到那邊一轉手,想來也是筆不小的進項,東家也會寬慰許多。”
提到茶葉,在旁一直不吭聲的文定也感興趣道:“是呀!四川的茶葉也是很有名的呀!蒙頂茶、峨嵋毛峰茶、青城雀舌茶、薄片、麥顆,烏嘴、玉葉長春,每種運出去都可以賣個好價錢。”
對於飲茶,文定也是十分偏愛,兒時家貧,口渴了也就是喝兩口涼水解渴罷了,難得有機會在外公家裡喝到的,也只是最為廉價的陳年茶葉,這倒也不是因為外公他們小氣,只是在那鄉間,茶葉並不普及,在他們嘴裡覺著茶葉水便都是苦的,搞不明白城裡面那些人為何還要自找苦吃。外公家那些陳茶原本還是為招待客人所備下的,結果鄉里鄉親的也沒人對那感興趣,反倒是皆進了文定的腹中。
初時文定是在夫子處見夫子有飲茶的嗜好,出於習慣性對長者的摹仿,使他也有了好奇,在外公家見到了便要效仿嘗試初次飲時也只覺著口中一陣苦澀,就像是生病時母親強灌入口的那些湯藥,剛入口便馬上吐了出來,惹的外公、舅舅們還嬉笑一通。
可那些先賢的詩詞裡,又總是不以那苦澀為戒,多處還顯露出對那滋味神往的詩意,讓文定不自禁的又再去嘗試,反覆下來,將外公那些束之高閣的陳茶喝完後,倒也真的能從那苦澀之後,回味出一絲甘甜。
這也讓文定有了嗜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