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使的漢口逐漸成為長江的中轉樞紐,不僅在三鎮之中後來居上,經濟大大的超過了他們。而且還被列為明朝的四大重鎮,是長江水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
自形成後又經過五十年的發展,如今的漢口,從荒蕪走向初顯雛形,再迎來了眼前的繁榮。
文定還在渡船上的時候便被那航船,小舟交融穿梭的盛大景象所折服。再看碼頭上林林種種佈滿著的幾百艘貨船,時不時的便有船出航,有船入港。
綿延十幾裡的江岸就是一片船的海洋,當它們揚起烏帆的便給人一種鐵索橫江的氣魄。那陣勢絲毫不弱於千軍萬馬立於陣前給人帶來得震撼。
文定從過江心起,便不曾回艙,執意要觀看這幅百船圖。船家邊搖著櫓邊對著他喚道:“客官,客官。”
文定回過神來問道:“老人家,剛才是在叫我嗎?”
船家呵呵的笑道:“這位客官,怕是第一次來漢口吧?”
文定想了想答道:“小時侯到是隨母親來過,只是當時尚在襁褓之中也沒什麼印象。”
老船翁又笑著說道:“便是當時有印象,如今也大概認不清了,我是我父輩手裡接過這渡船的營生,算是靠著這江水養活一輩子了。
可是隻要一段時間不下船,到了漢口也就分不清東西南北了,這幾十年的變化,我可是親眼所見呀!”
“客官,您也算是初到漢口了,別怪我老頭羅嗦,遇到事都要多長個心眼。”老船翁好心的提醒到。
文定記得父親,在自己每年出門做工的時候,便總是囑咐他出門在外就是要多聽,多看,少言。對於別人的提醒他從不拒絕聆聽的。
“老人家,有什麼要注意的?您說,我一定會記住的。”
老船翁放慢了搖櫓的速度,慢慢的對文定說道:“這些年漢口的各種買賣,是越來越紅火了,相應的有些許三教九流之徒,也就都來這裡聚集。他們大都是些潑皮無賴,你隻身來這裡萬事都要小心,遇事不可與人置氣。”
文定拱手謝道:“多謝老人家提醒,小子記下了。”
“呵呵,我是看你這後生厚道,怕招人暗算。要是有什麼事可以來找我,雖然我這老頭沒什麼本事,但總算是在這江面上吃了幾十年的飯了。見過許多大事小事幫你想想原因,出出主意還是可以的”老船翁的熱情讓文定十分感激,與他拉了半天的家常。
突然想到一件事,問道:“對了,老人家,請問”粵漢碼頭“是在哪呀。”
老船翁想了想說道:“那是貨運碼頭,一般是停泊著來往於廣東過來的船隻,我們要停的是王氏的私人碼頭,呵呵,不過都是在江邊嘛好找,你下船後徑直往右手走,找人問一下也就是幾里地的距離吧。”
“多謝,老人家指點,您可真是一位熱心人。”
“呵呵,在我們擺渡的人家裡都相信,能夠一船而渡就是緣分。
既然我們有緣,舉收之勞為什麼不幫的呀。”
文定與他聊的很是開心,老船翁彷彿有一肚子關於船呀,江水的學問。時不時的講出許多耐人尋味的話語,讓文定對老人家的人生閱歷充滿了興趣。
雖然擺渡的收入不是很多,然而他卻能如此樂觀的面對人生,在他看來在這搖舟渡人,比干什麼都要來得快樂,有意義,僅是這份恬然的態度便讓文定十分的欽佩。
雖然長江的江面是如此的長,但也終有船到的一刻。文定最後一個下船對老船翁還有些不捨,老船翁滿懷柔情說道:“孩子走吧,人生就是這樣總有到岸的那一刻。有人上,有人下總是有不同的人登上你的渡船。”
“您等著,我回去的時候一定還是坐您的船。”文定與老人揮手告別,這次漢口之旅伊始便給了他很深的感受。
出了王氏碼頭,文定又感受到漢口的另一種震撼,那就是人。
廟山鎮也算是比較繁榮了,武昌城文定以前也去過幾會,那裡的酒樓,客棧,商鋪林立。
而漢口這裡建築,也許沒有多過武昌城,然而穿梭於街面上的人,可不能僅僅只用一個“多”字可以形容了的。
走在街道上想要不與人踫撞,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人不但是多而且大都還是行色匆匆,有扛貨的,有挑擔的,有坐轎子的。
在這一眼望過去光酒鋪就有三,四家,而且門口壓根就沒有小二攬客,裡面全是座滿小二在桌子間穿梭。大家操著四面八方的語言,有荊洲的,有四川的,有河南的,有山西的還有更多的文定叫不出口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