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彷彿除了薩哈夫在媒體前的語詞戰爭,就沒有人再抵抗了。

白:對,我說這是一個人和一個國家的戰爭。

十六、電視、報紙與電臺——既爭奇鬥妍又爭風吃醋的舞臺三姐妹

沉:電視、報紙與電臺這三姊妹,哪一個才是更加妖媚動人的?哪一個才是更加難以抵禦的?電視是否永遠都可以扮演大姐大的角色?

白: 我一直在說,傳統媒體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了,已經不像20年前那樣清晰了,那時候報紙是報紙,雜誌是雜誌,電視是電視,廣播是廣播,所有這些又皆因網路的進入而更加模糊化了。

比如,電視媒體經常會呈現出廣播的姿態,《實話實說》、《脫口秀》大量的語言類節目,其實是從廣播空間裡延伸出來的,而電視媒體螢幕上出現字幕又是借鑑了網路——飛字幕、加相關資訊、媒體觀點等。隨著其他媒體因素的大量介入,使得電視本身越來越不是傳統的電視了。我們現在隨便拿一張報紙就會看到其他媒體屬性,一翻開報紙:上來可能就是新聞事實的目擊——這借鑑的是電視;旁邊有連結,底下有各方的反應——這是廣播的手法;對一件事情一做就是好幾版——這借鑑的是雜誌。

所以你看,傳統媒體都在走向跨媒體。

我一直在提“跨媒體”這個概念,我一直希望我的母校廣播學院,能夠成為中國第一個跨媒體新聞傳播學院,我覺得它現在也在朝這個方向走,不能僅僅培養廣播、電視或者報紙人才,而應該培養跨媒體人才。

有人問,網路是不是會取代電視?

可能嗎?你看一看硬體商現在在幹什麼?所有硬體商都在生產能把電腦和電視相容在一起的終端,他們比我們更有預見性。因為將來肯定是把電視、網路和各種因素捆綁在一起的。

就像手機,用不了幾年就會變成一部電腦、一臺電視、一個計算器、一塊表,它會集所有功能於一身。現在已經有網路商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一些轉播權,將來甚至可以在手機上看電視,再進一步降低成本,用手機上網。

沉:那麼您更願意相信白紙黑字的報紙呢,還是相信精彩紛呈的電視?

白:我都不敢百分之百地相信,都有各自的問題。

報紙的競爭現在太激烈了,你花五毛錢買了這份報紙,就意味著不買那份報紙,所以打得非常慘烈。

而對於電視來說,我更願意相信一些直播的東西,因為那是第一時間掌握的。

我覺得應該相信電視,相信報紙,相信自己。

沉:您覺得有一天電視會徹底取代報紙嗎?

白:那不會,這個問題我們十幾年前探討過。

十幾年前我在做廣播,當時我們都認為廣播做到頭了,很快就廢了,可是現在的廣播火得一塌糊塗,北京交通臺一年的廣告兩個多億,那你說誰能取代它呢?

報紙本身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並不僅僅只是一種紙質的媒體。

你永遠無法讓一個廣東的老人在喝茶的時候,手捧一個手機看電視。我們也曾經提供過閱讀器,一下子可以輸入十幾本長篇小說,但是現實中就是不能拿著閱讀器看。

報紙和電視不同之處,還在於它有一個思慮的過程,報紙的思考性和嚴肅性,將來會更加突出,電視具有快速性、覆蓋性,將來的電視會向直播方向迅速發展,第一時間給你,而報紙將提供更多的資料、更深刻的分析。

另外,誰在做報紙,今後會越來越重要,一張報紙之所以吸引人,就因為有幾個寫手,這是一種個性化的選擇。

為什麼在世界大賽的時候,不同的人在看不同的專欄?有的人可能喜歡白巖松的足球評論,有的人喜歡黃健翔的足球評論,有的人喜歡劉建宏的,有的人喜歡畢熙東的,那麼,就會在不同的報紙上承載不同的內容。

對新聞的解讀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電視上說,因為電視本身很特殊。

將來報紙的這種個性化的屬性,就會非常重要,在美國這一點就非常突出。比如,有些人會長期在《紐約時報》任專欄作家。這種現象國內現在也正在開始形成,下一步也會很明顯。

現場零距離7

十七、書籍在未來能夠退出生活畫面嗎?

沉:比爾·蓋茨不久前曾經雄心勃勃地表示,意欲在有生之年取消或者消滅書籍,否則將死不瞑目。您覺得有這種可能性嗎?

白:被歲月消滅的只有他,只有肉體、生命,甚至某種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