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準備,省得到時間了,禮物啥的都沒準備,多尷尬啊。
好事兒很多,就連村裡的王寡婦,由於跟著李家村的趨勢,每年都把自己的幾畝地種上藥材,這幾年也攢了不少錢,前一段時間,剛剛從外面領來一個孩子。
她不願意要近處的,要不然長大了以後說不定就不跟她親了,所以就託人到別的鎮上,找了個小乞丐,這也是她託的人心善,本來準備買個小孩子呢,就看到了街旁可憐巴巴的小乞丐。
整天吃不飽穿不暖的,一聽到有人願意領養他,哪有不樂意的道理,自然乖乖的跟著來了,幾歲的小娃娃啥也不懂,只知道跟著面前的女人,他可以吃得飽穿得暖,別提多幸福了。
小乞丐從小吃了不少的苦,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兒多了,所以跟著王寡婦,特別乖巧,一口一個孃的,讓王寡婦心花怒放,整個人比原來看著年輕了不少。
王寡婦給他取了個名字,隨著他們家的姓,就要王平安,就希望他一輩子平平安安的,小孩子整天黏在王寡婦的身後,現在也算是母子兩個了,過得開心幸福。
直到天色變黑,胡氏才起身回家,路上還感慨,真是好人有好報,村裡的除掉有幾家好吃懶做的之外,其他人願意出力氣幹活的,都是日子越來越好,越來越讓人羨慕。
生活就是這樣,只要你願意付出,不向困難低頭,總有一天,你會克服所有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李家人這次回來,彷彿回到了幾年前,那會兒還沒有去縣城,孩子們沒事兒的時候在村子裡玩耍,需要幫忙的時候上山採野菜,大人們整天揹著鋤頭下地裡幹活,真的沒有煩惱,彷彿過得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隨著家裡的鋪子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煩惱也越來越多,回到這個地方,會讓你全身心的都在放鬆,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
李慧和李秀這次回來的感慨更多了,李慧十四歲,李秀十五歲,原來村裡要好的小姑娘們都已經長成了大人,都已經成親了,兩人也挺孤單的。
特別是原來隔壁李大河家的荷花,已經嫁人了,嫁到了柳世傑他們村,第二天李慧出門的時候,就聽說她回來了,總是原來的小夥伴,荷花成親的時候兩人也沒有回來,這次拿了些禮物,準備過去。
荷花看著圓潤了很多,看來日子過得不錯,看到李慧李秀兩人過來,不由的紅了臉:“慧兒,秀兒,你們回來了!”總是新嫁娘,看到原來的小姐妹過來,有些不好意思。
“荷花姐,你成親的時候我們沒回來,這是補給你的禮物!”兩人笑嘻嘻的把禮物送上前。
“不用了,你們兩個這麼客氣幹啥?”荷花一如既往地溫柔,不像李慧和李秀這樣總是大大咧咧。
這時候還是挺早的,王氏沒有去上工,衝了杯茶水過來給幾個小姑娘,然後就收拾收拾準備出門了。
她主要是負責做飯,也算是個管事了,原來李家的意思是一天三頓飯都管,要是家離得近,不願意吃早飯和晚飯的話,可以回家裡吃,然後飯菜錢算成銀子給大家。
於是大家都樂意回家吃,直到後來,在磚窯場大傢伙就只吃午飯了,別看只是一頓飯,奈何人多啊,幾個女人也是從早飯只有就要忙活,一直到中午,大家吃完飯以後還要洗洗刷刷一個時辰,後半個下午就可以幹自己的事情了。
看著自己娘離開時佝僂的背影,荷花不由的嘆了口氣:“慧兒,你看看我娘,整天這麼累,都不知道給自己好好補補身體!”
荷花原來和王氏一樣,都十分節儉,自從嫁人後,她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生活,生活不是拿著錢藏著捂著什麼都捨不得用。
每天好吃好喝的時候,荷花都會想起來王氏一直維持到至今的節儉習慣,她替她心疼。
昨天胡氏說王氏的事情的時候,李慧並不在場,她吃完飯就回自己房間了,之後胡氏才和其他人說的。所以就很好奇:“荷花姐姐,嬸子到底咋了?”
李慧看荷花愁眉苦臉的樣子,感覺王氏身上發生了很嚴重的事情的樣子似的。
“我這不是整天看我娘節儉的不行,身體都被拖垮了,整天想著都是怎麼再懷一個孩子,家裡只有牛牛一個人太孤單了,可是身體不養好怎麼行?”荷花不能理解,她都明白的到了怎麼王氏就不理解呢?
“荷花姐姐,你彆著急,我幫你想想辦法!”李慧低頭想想,歸根結底,王氏這麼節儉的原因是被原來的生活嚇怕了,只有手裡邊有銀子,才能放心踏實,這也養成了她摳摳縮縮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