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間倉庫開啟的時候,李恪還是失望了,中間這兩個一組的倉庫是大米,雜交水稻。
擁有強悍產量的雜交水稻在現代工業體系下很強悍,但在這個時代卻沒用,因為這些雜交水稻真的只是儲備糧。
也就是說,它不像是小麥那樣,可以留種,它只能用來吃。
這就是真正的戰略儲備了。
李恪很快就走向了剩下的兩個倉庫,這不是還有兩個倉庫嗎?將剩下的兩個倉庫開啟之後,李恪就鬆了口氣,可留種的最佳化後的水稻。
好了,有了這兩樣,那麼意味著大唐的糧食產量明年必將進入一個爆發式的階段。
這跟肥料沒關係,固然土地肥料很重要,化肥也很重要,但實際上作物種子本身的改良也是非常重要的,光是作物本身提升的產量,李恪要求不大,比現在翻一倍應該很簡單吧?
很多人都小瞧了作物改良,老覺得現代糧食產量最大的作用是來源於化肥,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在李恪穿越來之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公斤化肥對農作物的增產比例可以達到1:20的增產,但進入21世紀之後,每公斤化肥增產比例只有1:5了。為什麼化肥的增產比例降低如此之多?
這自然就是糧種的改良,以及土地性質的改變了。80年代增產如此之大的情況下,每公頃化肥施肥只有40公斤,而到了21世紀之後,這個數字達到了400公斤,擴張了十倍。
但從這裡面來看,就知道,化肥對增產的影響是遠遠比不上糧種改良的,而且化肥也並不是越多越好。
過量施肥會造成土地徹底退化,甚至變成死土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化肥永遠都不是決定性的東西,即便是沒有了化肥,現代良種在大唐種植之後的產量,李恪覺得達到現代的七成應該沒問題。
至少,你非要糾結肥力的問題,那大唐的土地還比現代少種了一千年呢!
再加上今年不斷普及的曲轅犁和耬車,當這些鐵器開始普及的時候,這意味著耕種的效率和耕作的深度等方面都有極大的提升,對糧食的產量也是有增加的。
所以大唐的糧食產量明年絕對會發生爆發性的增長,當糧食產量增加之後,百姓附帶的產業就會增加了,比如說用糧食製作各種酒水、小吃、以及養殖家禽家畜等等,這些東西都會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畢竟酒精可不僅僅只是用來喝的。
也可以說,從現在來說,大唐終於算是徹底擺脫了糧食危機。
至少現在的人口數量配合現在的糧種以及耕地機器,大唐是不可能缺糧了。
看完這個之後,李恪沒忘記地下,地下應該還會繼續延伸,就是不知道這裡的底下到底會儲備什麼東西。
熟練的進入地下倉庫,之前綿延的通道終於再次延伸,而這一次李恪往前走了沒多久,就發現前面的通道居然出現了一個向下的臺階,當李恪順著這個臺階走下去的時候,他就愣了。
下面是更加廣袤的空間,這……好像比原本的上面的倉庫高度要更高,這……居然是一片防空洞?李恪很快就從牆壁上面的標註看出來了這裡的問題。
這是一處人防設施,除了中間的走廊通道之外,兩側還隔離出來了一個個大型的房間,而這些房間裡面儲備有各種簡單的生活物品。
而李恪在這些人防設施裡面很快就找到了儲備倉庫,但是看到這些儲備倉庫之後,李恪就苦笑了一聲,這東西確實是國家戰略儲備,但對他來說,現在沒什麼用。
一個倉庫裡面有大量的防毒面具,而另外一個倉庫裡面儲備的乾脆就是三防服了。
這些儲備的數量不算特別多,而儲備數量最多的則是戰略食品。
保質期二十年,實際上過了三十年基本也能吃的儲備罐頭以及壓縮餅乾。這就是真的戰略食品了,這些倉庫裡面有一大半的罐頭都是這些,不過李恪還發現了一些新的一小半的罐頭。
這一小半的儲備罐頭保質期是5年的,顯然這是剛儲備進來的。
而那些保質期二十年的,李恪大概看了看,生產日期相較於他穿越時候的話,大概已經過了十多年了。
估計後續應該都會逐步的替換成為保質期5年的罐頭了。
二十年的保質期裡面肯定是新增了防腐劑的,對這些戰略儲備糧食來說,什麼防腐劑不健康的說法就不要說了,這玩意就根本不會考慮那東西。
整個防空洞裡面有完善的生活設施,比如說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