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2章 太子殿下病了

奇蹟之所以稱之為奇蹟,是因為它很難在人們常規的內心當中出現,因為它是不符合常規,不符合很多人的價值觀,所以它才稱之為奇蹟。

發生在大唐各地的賣糧事件,李恪在長安自然是收到了,光是長安周圍類似的事情就一直都在發生的。

唐儲糧在各地建設的糧倉幾乎都是一直處於排隊的狀態。

這最後的結果就導致這些私人商行居然沒有地方買糧了,這些經營糧食的商行也是有些無語,不過還好,唐儲糧本身就有負責調控糧價的責任,市場上沒有糧食售賣自然也是不對的。

所以唐儲糧自然是要開始放糧,作為放糧出售的糧食那自然價格是要增加一些的。

雖然增加的不多,可能一石糧食也就是多個幾文,甚至十幾文的價格。

但明明自己直接收就是這個價格,那些百姓就是不賣,最後還得從唐儲糧收,雖然價格變化不大,但唐儲糧畢竟是國有商行,這是跟朝廷做生意,一些小手段自然就沒辦法用了。

不說別的,如果唐儲糧只收購一定的糧食就不再收購的話,他們就可以藉機壓低糧價了。

結果唐儲糧來者不拒,最後他們都沒辦法壓糧價了。

而唐儲糧出售的糧價也都是一石糧加十文錢出售,他們現在不想買都不行。如果這些百姓不是蠢到虧本也要賣給唐儲糧的話,他們比唐儲糧一石糧加五文錢自然就能收到了。

現在,反倒是讓唐儲糧賺了一筆。

不過這話,他們當然不敢說出去了,說出去了,唐儲糧不賣給他們糧食怎麼辦?現在天下的糧食大部分都是在唐儲糧的手裡面了呀。

而除了這些訊息之外,李恪也是在距離除夕夜還有幾天的時候,收到了喬師望送來的萬民書。

看著青海州所請願要繳納稅收的萬民書,李恪一時間除了感動之外,就是感慨不已。

普通人的真誠永遠都是最動人的。

這萬民書讓李恪想到了自己爺爺曾經跟他說過的,他上輩子五六十年代,曾經的那些納糧積極分子,很多人家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都要給國家納糧,要當先進個人,當積極分子。

放到李恪後世那個年齡曾經都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更何況比李恪還小一些的那些年輕人?在他們看來,這種行為都是傻子。

但現在,李恪卻能理解了,因為他們那一批人,也是被從水深火熱當中拯救出來的呀,相較於自己家糧都不夠吃而言,他們之前連生死都無法保證的日子顯然更加艱難。

整個民族是從刀山火海之中踩踏出來,所以他們格外的珍惜,所以他們寧可自己吃不飽飯,也要給國家納糧,讓國家強大起來。

這就是他們心中最簡單的想法,他們沒有太多的文化,不懂太多的知識,是後世很多人嘴裡面的文盲。

但他們就是用最質樸的行動幹著最質樸的事情。

這種價值觀也許跟他們的一兩代的晚輩完全不同了,但你不能說他們傻。

仗義每多屠狗輩,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現在大唐這一波百姓,也走上了這一條道路,當他們的兒子,哦,也許到他們的孫子輩,那個時候大唐更加富強了,他們的孫子輩也恐怕無法理解他們的這些行為了,認為他們傻。

但不同的時代造就了不同的風景,在這個時代,這就是他們的信仰!為了自己的信仰買單,沒什麼不好的!

因為是信仰給了他們新的生活,給了他們新的人生。

不過這雖然是他們的請願,但這種事情身為大唐朝廷來說,當然要一視同仁。

李恪想了想,他直接去找了李世民,不過他老爹直接一句話就給堵回來了。

“這件事你自己解決,青海是你一手管理出來的,而青海的這些牧民也更想聽到你的話,所以這件事你自己來處理。”

李恪想了想,好像事實確實是這樣,他也只能無奈的自己解決,想了想,李恪最後還是親自寫了一封信。

有些東西這些百姓們不懂,但李恪可以告訴他們,最重要的是要告訴他們,這篇心意李恪收到了,也知道了,然後在趁機向這些百姓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的話,他們就會更加充滿動力。

各個州的百姓也是可以捲起來的。

至於那些門閥世家的糧商李恪倒是沒在意,唐儲糧有自己的運營規則,唐儲糧不會拿著所有的糧食徹底壟斷市場,糧食生意大唐不需要唐儲糧壟斷,所以唐儲糧是不會這麼做的。

這些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