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落下了帷幕,當最後的結局出現的時候,現場就響起了一個女聲如訴如泣的聲音,演唱的正是那首《祖國不會忘記》,隨著歌聲的響起,隨著幕布緩緩的拉上,隨著那出現在舞臺上背景上所繪畫而出的一千一百三十二具骨灰盒。
現場的抽泣聲陡然加大。
他們是鬼,但他們卻不是鬼。
他們不同於聶小倩,不同於其他,他們從頭至尾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名字,甚至即便是翻遍記錄,也恐怕找不到有關他們的丁點記錄,他們就如同一個個的無名烈士一樣。
到死,都守護著這座城,守護著背後的華夏大地。
當歌聲最後結束的時候,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女性都是一邊流淚一邊鼓掌,甚至下面出現了不少文人的叫囂聲。
李恪覺得,這也就是現在的大唐蒸蒸日上,國力強盛,這要是大唐現在風雨飄搖,怕不是當場會出現許多投筆從戎的文人士子。
但從下面大部分觀眾的情緒裡面看的出來,這部舞臺劇足夠的成功。
同樣,一些理念,一些設定也在逐步的隨著這些舞臺劇深入人心。
“這也是你寫的那個劇……劇本?”李世民回過頭看著李恪問道。
“對。我寫的。”李恪這次答應的那叫一個痛快,雖然說他確實借鑑了後世的許多故事,但不可否認,這個真的是他的原創。
雖然《將進酒》《潼關懷古》等等也都是他的原創,但詩詞都是小道,這才是大道!哼!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恪,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說,良久他才開口道:“聽說你後面還安排了許多類似的劇本,都是差不多的嗎?”
“也不完全一樣,還是有所區別的。”李恪搖搖頭。
“同一型別的太多了,可能非但無法達到你的目的,有可能產生反作用。”李世民看著李恪猶豫了一下開口道。
“我知道,審美疲勞嘛。”李恪笑了笑,“不過其他的並不都是這種型別,這個故事當中這些我想表達的內容是主體,但其他的劇本,故事本身跟這些基本都是不沾邊的,可能中間只有一個小劇情,提前類似的故事。”
像是李恪請那些道長所改編的一些劇本啊,故事啊之類的,其實他們跟《鬼城》的內容並不相同,或者說,並不是同一個型別,這些故事都有自己的主體,但會在主體的內容當中穿插一些小情節來體現李恪所表達的這些內容、設定等等。
有些東西,潛移默化的轉變是最好的,這些小情節他們看完之後可能就忘記了,甚至你讓他看十部幾十部都不覺得什麼,但實際上人的潛意識是非常強悍的東西。
它們早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影響你的思想。
最簡單的一點,後世好萊塢電影看多了之後,很多年輕人更習慣接受個人英雄主義了,而這種改變都是潛意識的,連他自己都沒有這麼覺得。
李恪上輩子很習慣看小說,他就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在一些網路小說當中,當主角獲得一個強大的東西,將這個東西昧下然後發展自身武力,以自身為主,其他人都得向主角靠攏,尤其是國家機關,這樣的情節讀者覺得沒問題。
如果是主角向後者靠攏,那情節讀者就覺得有問題,是毒點。
具體一點,一個主角得到了在有神秘力量的世界,然後跟官方打交道,在一個大逃殺的環境中,他身上穿著一件隊友女孩子的衣服,跟官方士兵打交道。
那個士兵看到主角男人穿著女孩衣服,以為他謀殺了一個女孩,就直接動手,但並不是想要殺死主角,只是想要制服他,再審問,因為這個士兵是以保護人民為責任,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然後主角反過來將這個士兵制服,最後考慮到官方的關係,主角放過了這個士兵,還要跟對方合作。
劇情到這裡的時候,幾乎百分之九十的讀者都覺得是毒點,太毒了,看不下去了,說什麼對方不相信主角,提前動手,主角還得跪舔等等。
然後李恪仔細一想,這些人罵的最狠的人,他們在現實當中卻又恨不得所有的警察軍人都像是這個士兵一樣謹慎,不犯任何錯誤,以保護他們為主要目的。
這種割裂感,其實就來源於思想悄無聲息的改變。
所以有些劇情不需要過多的體現,太多了也不好,偶爾穿插在一些劇情當中就行了。
“你心裡有數就行。”李世民點點頭,看起來李恪對這方面也很懂,仔細想想,這方面李恪還真是獨一檔的,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