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7章 歷史和現實犬牙交錯

卡迪希亞,接到國王命令的魯斯塔姆不得不命令軍隊渡河跟阿拉伯人尋求決戰,波斯的軍隊戰線長達四千米,而在戰線的正中同樣也有波斯特色,大約三百多頭左右的戰象。

這些戰象都是體型龐大的成年戰象,它們的背上馱著大概半人高的木質方形裝置,裡面一般會站三到四名弓箭手。而在大象的脖子位置還會有一名騎手,控制戰象以及使用長矛。

波斯不產戰象,他們的戰象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後世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所以數量較為稀少。不像是林邑,真蠟等國本身就是亞洲象的發源地,而且還是原始叢林,能夠積攢出那麼龐大的戰象部隊。

不過林邑的戰象恐怕未來幾十年都無法恢復了,一千頭戰象可不是那麼容易積攢出來的,因為林邑那邊將很多青年和老年戰象都拉上了戰場。

戰爭開始時,阿拉伯人會齊聲高誦先知穆罕默德的啟示,隨後他們的指揮官會按照慣例發出進攻訊號安拉至大,軍隊應隨著連呼三聲,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時候軍隊應該準備好武器和戰馬,第四聲的時候,士兵會集體衝鋒。

不過當阿拉伯人發出呼喊的時候,波斯人沒有給他們機會,而是在他們發出第一聲呼喊的時候,就直接執行了衝鋒任務。

而在第一批,奧斯塔姆就派出了自己的戰象部隊,雙方的戰爭跟歷史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阿拉伯人計程車氣非常的高漲不是這個時候的波斯人可以比擬的。

實際上這個時期的波斯人在前往泰西封的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位傳達資訊的信使,可以讓伊斯埃三世迅速掌握前線的情況,在聽到了裴行儉的話之後,伊斯埃三世最終還是做出了跟歷史上不一樣的選擇。

因為他隨時能掌握戰場資訊,所以他知道奧斯塔姆距離發動攻擊並不遠了,這也是為什麼他在將騎兵部隊組建之後,直接就將騎兵部隊給派出去了。

實際上等到騎兵部隊出發的時候前線的戰爭已經開始了,為了保持戰鬥力,後續的騎兵部隊並沒有全力趕路,只是在第一天的夜幕降臨之後,晚上休息的時間縮短,第二天大早上就開始出發。

而在前線,波斯和阿拉伯之間的戰爭跟歷史幾乎是一模一樣,因為阿拉伯人強大計程車氣,第一天的戰爭讓阿拉伯人取得了絕對的優勢,這一天阿拉伯人陣亡接近三千人,而波斯人幾乎上萬!

第二天的戰爭依然順著歷史的軌跡在出發,阿拉伯人的援軍卡卡率領的阿拉伯人援軍如同神兵天降,從側面突襲,自己則是直接衝入波斯人的陣地,將波斯人的前線將領巴赫曼砍倒在地。

前線指揮官的死亡讓波斯軍隊計程車氣跌入谷底,如果繼續按照歷史的軌跡,雙方將會繼續大戰一整天,直到入夜,而今天雙方的傷亡比更是要達到1:3,阿拉伯人1,波斯人3

但跟歷史不同的是,今日下午的時候,波斯前線作戰的被手下拼死救回的大將奧斯塔姆收到了趕來信使的彙報,得知國王又派出六千具裝騎兵!而且大約在今天傍晚就可以趕到!

得到這個訊息的奧斯塔姆顧不得思考國王是從什麼地方又弄來六千具裝騎兵!但是他卻明白一點,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來了!

當下他立刻命令傳令兵向這支具裝騎兵傳令,命令他們今天不允許趕到戰場,而是就地休息,然後在傍晚繞行河流的下游渡河,等明天雙方交戰之後,這支具裝騎兵再從側面殺出!

在這裡有一個誤解,李恪翻閱多方資料之後才確定的,根據一些不嚴謹的資料顯示,這場戰役當中波斯有15萬重騎兵,但其實這裡是有問題的,準確的說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翻譯的問題。

在早期翻譯歐洲歷史的時候,國內將近戰騎兵也就是歐洲承擔衝鋒衝陣任務的近戰騎兵翻譯成為了重騎兵。

但其實國內的重騎兵指得人馬皆甲的具裝騎兵,所以歷史並不是如此。眾所周知騎兵並不是只有單一固定的用途,就比如說拜占庭的真正的具裝騎兵在不突擊戰場的時候,他們甚至承擔弓騎兵的作用。

而波斯也沒條件拿的出一萬五千人馬具甲的重灌騎兵,如果波斯真有這個數量的具裝騎兵,阿拉伯是不可能扛得住的,因為這個時期的阿拉伯只有少量從打敗波斯軍隊,從波斯軍隊裡面搶來的鎧甲。

重灌騎兵是這個時期的阿拉伯人想都不敢想的,更何況他們在跟波斯戰鬥的時候,居然還惹上了拜占庭。

如果真有一萬五千重騎兵,就阿拉伯現在的三萬多士兵怎麼可能扛得住?

實際上波斯在前線的一萬五騎兵大部分都是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