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御前會議。所有大臣都一致建議,儲君乃國之本,應以謹慎。按立長不立幼的原則,應從晉王、周王、齊王、燕王、湘王裡面挑選。只有威望高的嗣子,才能挑重任。可是另一部分文臣,特別是老臣,仍建議立太子的後人為儲君。由於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所留長子早亡(實際上是失蹤,為了顧及皇室顏面,才不的對外宣稱朱雄英死了,)只有次子朱允炆是唯一的對抗人選。說白了還是翰林學士劉三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劉三吾認為:立燕王為太子,置秦、晉於何地?更別說周、齊、湘王了。何況皇長孫四海歸心,萬民皆仰,百官稱臣,皇上無憂也!

如果為了太子朱標,他發動“胡維庸慘案”,以及“李善長之案”的話。那麼為了這位小儲君,他發動“藍玉慘案”就已經成了最好的註釋。為了給這位小儲君登基掃清障礙,幾乎將他的開國文臣武將殺了個淨。可謂歷史罕見,盛況空前。誅殺規模之空前,行動之迅速更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使。為了維護這位小儲君,還特地編寫了《永鑑錄》《皇明祖訓》並寫了一道永遠有用的詔書《立儲君皇位之太祖遺召》以此為立儲君的合法繼承人。稱為《天子三寶》

這些天太祖終是夢見那些死去的大臣。當年那些大臣,刑場受誅,血腥場面一次次出現在夢中,讓他一次次地從厄夢中驚醒。他得了頭風,一想到這裡,他的頭又疼起來了。太祖用手捶了捶額頭,說:“朕這些天總是夢見,那些逃脫追殺重臣之後,一直再推朕的龍椅,想把朕推下來!朕數次從龍椅上栽了下來!”

茹太素靜靜地聽,他知道太祖內心的痛苦。太祖的嚴厲風行,追殺遺臣之後,都是儲君之事。為了建立儲君的威望,為了大明千秋萬代,就是殺完朝臣也在所不惜。可是如今,太祖已經心力憔悴,無力一顧,只好留給下一代皇帝處理了。

“如今都已經這麼多年了!大明江山已經穩固,可以傳朕詔書,頒佈天下!收回金虎雷令虎符!由他們去吧!”

“皇上”茹太素小心翼翼地說:“他們一天不除,大明就一天也不能安寧。如今皇上健在,他們不敢妄為。如果……!一旦有事,他們就回危及朝綱。如今朝中真正可用的*、統帥已經沒有了。燕王、晉王、寧王、秦王、遼王、肅王都是賽王,擁兵自重,如果一旦舉起反旗,朝廷又有誰能獨挽狂瀾?”

太祖揮了揮手,拍了拍額頭,嘆了聲說:“朕已為儲君留下了《天子三寶》誰敢對朕的繼承人挑釁,就有天下人征討他吧!”朱元璋也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淡淡地說:“朕一隻忌諱當年出家為僧的事,可是這也是不爭的事實,誰也無力迴天!朕當年還俗時,曾給朕幾句偈語:‘他命活古稀,使君卅一年。登基金陵地,駕鶴黃金天。’今年朕正好年近古稀,朕登基已有三十一年了!朕該得到的已經得到了,該失去的也已經失去了!朕殺了那麼多功臣,卻失去了太子!這一飲一啄自有定數。朕雖為天子,也改變不了。老實說,他們都是朕的好兄弟,親手為朕打下了萬里江山,應該得到一定的特權,可是朕卻將他們滅門九族,實在太殘忍之極。你回朕的上書房,將立四王子為帝的詔書毀去,將立允炆為帝的詔書放入遺闕中……!”

茹太素道:“臣,遵旨!”

朱元璋無力地揮了揮手,說:“朕累了!你跪安吧!”

茹太素擦去臉上汗水,轉身出了文華殿。向上書房走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允炆靈前登帝基,破迷霧各派顯身(76)

茹太素從宮門走出來,躬身鑽進絨布大轎。大轎晃悠悠地抬起,離開了皇宮。牆上一條人影急速向茹太素大轎撲去。

茹太素從懷中掏出立燕王為帝的詔書,看了看,嘆了聲。他想毀掉,試了幾下,都不忍心。嘆道:“燕王啊燕王,這道詔書關係到大明的安危,以及大明的興衰!我該不該這樣做?”茹太素坐在轎中自言自語。他心煩意亂,說:“得了,只好由老天決斷了!”拿著詔書閉上眼,向空中拋去。他想看看,如果正面朝上,說明上天要成全朱棣。如果是反面,那就是老天爺站在朱允炆一邊。哪知等了好久,也沒見詔書落下,不僅吃了一驚。睜開了眼,哪裡還有詔書的影子?只好四處尋找,還是沒有。只好暗暗祈禱,保佑大明天下平安無事!

洪武三十一年秋,一代帝王。備受爭議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秋風四起,黃葉落地的飄零的季節,即將走完他人生的最後歷程。

宮燈隨著涼風左右搖晃。太醫院的太醫們,匆匆地進出皇宮。就在太醫入殿開始,一個黑衣人已由月華門上露出了頭。